从课程到学习——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探索
摘 要:“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理念注重知识、能力、思维、人格的多重立意。“高结构设计”重在“脉络化”,对目标有清晰定位,对内容呈现的时序和组织形态有完整考虑,对对象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成性问题有充分准备。“低结构实施”重在“情境性”,指在实施术中灵活把握生成性问题,尽可能采取开放式的策略等。本研究建构了“高低结合”的课程体系,创建了“高低结合”的课堂教学形态,形成了“高低结合”的教师校本研修路径,为新高考下的高中综合改革、多样化办学提供了新思维、新视角。
【创新缘由】
学校教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与各种辩证关系。根据研究者多年反思,发现不少学校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把握不准矛盾本质,处理不好辩证关系,使实践形态偏重于一侧。课程设置有实施、少设计,重基础、轻拓展;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略了个体潜能激发与情感、素养等目标;校本研修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建构。“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基于辩证的思维和智慧,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育人与育分的关系”等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均有适切把握和处理。强调对行动目标和落实目标设计的脉络性,也强调具体实施的情境性,由此使教育、教学、教研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神形并茂”的和谐状态。
【实施过程】
本研究源自课堂教学,在推广和实践的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逐渐丰富,主要涵盖了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堂设计与教学、教师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三大板块: (一)建构“高低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中,强化“高结构”设计的意识,对党的教育方针和上海市教育规划中长期纲要理念进行落实与回应,同时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逻辑设计,把复兴高级中学的课程体系分为七大板块,每个板块又设计为基础、拓展、特长、研究等不同等级,覆盖每一名学生在校学习的需要,学生都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选择性学习并获得成果。而在课程实施中,又充分尊重师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在学校育人目标、课程目标的导引下,依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切的课程资源、选用匹配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为每个学生创设适切的课程的目标。 (二)打造“高低结合”的有效课堂 “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课堂模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手抓学科素养培育,一手抓发展潜能激发。强调针对学科思维的训练,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的设计中加以“高结构”的考虑和谋篇布局;也强调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为本,在课堂上“为思维而教”,允许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多样性表现,充分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拥有各种特长和爱好的学生都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有效激发学生的成长自信与自觉,呵护学生的生成与创造,涵养学生的智慧与人格。 (三)探索“高低结合”的研修模式 在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活动中,不断探索“高低结合”的教师发展课程体系。既强调对教师理想信念、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各学科育人价值、学校办学价值观等领域目标与内容的高结构的顶层设计,形成对教师队伍在专业发展上内在规定性的共性课程,也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的个性,提供各自选择性、体验性、探索性的发展平台,让教师达成课堂有特点、育人有特色、学术有特长的专业发展状态。
【效果亮点】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探索,学校在实践“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理念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1.探索总结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初步总结出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核心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两点“眼高手低”的理念: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实施相结合,育人与育分相统一;三层推进逻辑:课前驱动夯实“基础学力”、课堂互动培养“思维能力”、课后自动激发“心理动力”。 2.构建出全面育人的课程体系 将学校课程分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与逻辑、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实验、艺术与技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习活动七个领域。这七个领域又被分为层级,力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基础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完成教学目标与基本课时,注重双基,以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要求;拓展课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以主修、辅修为主要形式,注重能力培养,以达到学业水平等级考和高考的难度水平;特色课程以培养个体能力为目标,创造条件并配合专业指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研究课程则围绕体现共同核心价值的学习目标,在自主参与基础上,以主题活动等形式展开。 3.探索出结构化的教师研训体系 围绕“培育核心素养,提升育人能力”的中心,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了有层次有结构的教师研训体系。有针对见习教师的规范化研修、针对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师沙龙研修、针对成熟型教师的教研组主题研修,也有针对骨干教师的沙龙研修,还有针对高端教师的高地(基地)研修。坚持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转型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追求“源头活水喷涌”的师资队伍建设境界。 4.营造出优质的学生学习环境 全面践行“高低结构”理念,重点建学科新实验室、科技创意室、文科综合教室、地理专用教室等新型教室,积极推动与高校、区域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主动使高校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培养过程和综合评价,以探索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