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产业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科技与经济革命内涵的深刻变化,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现阶段国内高校在与社会其他创新主体的衔接方面,明显存在着创新链条断裂,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大量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中,无法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等现象。南京工业大学在校长乔旭带领下,面向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以协同创新为主线,着力突破高校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制度保障、创新成果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基础研究最新成果向创新下游渗透的创新全通道,促进成果落地转化。
【创新缘由】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由于管理观念滞后、管理体制落后、经费匮乏等旧疾,在具体的改革与探索实践中,面临着创新链条不够完整、评价机制不够科学、专业服务不够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15%-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众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是停留在论文或专利层面,就是停留在实验室或中试车间,没有能够实现有效转化,创新链条中途受阻。
【实施过程】
南京工业大学在校长乔旭带领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面向全球招聘顶尖人才,汇聚杰出科学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给予人才长期和稳定支持,实现科研人员价值,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与原始创新的能力。学校围绕“对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强化科技与经济、科研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贡献率,引导创新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在项目申报、创新平台、成果产出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为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南京工业大学通过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打破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不断细化和落实改革措施。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本人也积极参与到对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中,他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或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50余件获得授权。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石化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获第三届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提名奖等,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高校科研先进个人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效果亮点】
一、构建创新链条,激发创新活力。在校长乔旭的带领下,南京工业大学以统筹创新资源为主线,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主动遴选产业关键需求与核心技术,组建以院士等专家学者领衔的团队,对接创新产业链下游主体,实现了“需求—技术—专家”深度融合。以“A+B”双机制为中枢,将高校运行与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与地方共建膜科学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等3个产业研究所,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和二次开发,打通创新链薄弱环节。 二、契合地方需求,服务产业升级。江苏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开发颠覆性技术并产业化已迫在眉睫。学校依托现有学科和专业的雄厚基础,由校长乔旭领衔,推进服务江苏产业转型发展“南工行动”,实现与相关产业无缝对接,在江苏“263”“四个一批”等专项行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学校联合省化工行业协会共同编撰江苏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三五”规划,对江苏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提出了咨询意见。为扬子江国际化工园等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咨询与服务。在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战略中,学校通过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形式,将优势学科地图与南京市的产业地图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学校自主研发的技术成功解决了日本王子造纸项目的废水排放突发危机,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和全回用,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得到习总书记肯定。 三、推进协同创新,孵化高科企业。学校与2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并设立校企研发中心。学校借助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紧贴市场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建设了江苏省化工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等20余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对于能够持续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团队,学校支持科技人员领衔创办科技型公司,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支持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目前,学校参股、控股了以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先进能源、新材料以及环境等为核心技术的100多家学科型公司并成功孵化了多家上市公司。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