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村一幼”夯实终身发展双语基础
摘 要:“一村一幼”计划是我省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是民族地区儿童少年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的奠基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村一幼”计划实施顺利,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入园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创新缘由】
2015年8月,为加快发展大小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帮助幼儿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省委、省政府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2017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县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目前,省财政已按平均每村配备2名辅导员,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的标准,拨付了4.02亿元辅导员劳务补助资金,共开办村级幼教点4736个,聘用辅导员12573人,在园幼儿18.6万名。
【实施过程】
(一)落实责任。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民族地区幼儿都能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在喜德县召开了全省民族地区“一村一幼”现场培训会,制发了《关于推进民族地区村级学前教育工作的通知》,对责任主体、资金保障、园舍建设、保教安全、应急处置预案、食品卫生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等做出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地广泛宣传 “一村一幼”计划的重大意义,主动向社会公布政策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社会认同感。 (二)科学布点。基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居住分散、村多人少的特殊情况,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交通的实际情况,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的思路,采取“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等形式,科学规划和建设村级幼教点(园),确保幼儿就近安全入园。同时每个点还可根据3-6周岁适龄幼儿人数,开办1至多个混龄班,每个班原则上不超过30名幼儿。个别居住特别分散、人口特别少的村,可采取举办流动幼教点、季节班、配备专职巡回辅导员等方式解决。村级幼教点(园)原则上都选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方便、地质条件安全的地方。 (三)保证投入。实施“一村一幼”计划,投入是关键。2016年以来,省级财政按照每村配备2名辅导员、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劳务报酬的标准安排辅导员劳务报酬补助。民族自治地区在足额落实保教费减免配套资金之外,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发放辅导员劳务报酬、维修改造校舍、购置桌椅和教学用具等,保证了幼教点(园)保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整合公共资源做好硬件保障。按照“安全、实用、够用、经济”的原则,采取“改造闲置校舍、利用村委会活动室和民俗活动场所、改造租借民房”等方式,统筹解决“一村一幼”园舍问题。同时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幼儿园装备规范》的要求,为所有幼教点(园)配备了适合幼儿特点的桌椅、盥洗卫生间等。
【效果亮点】
(一)化解了“入园难”矛盾。“一村一幼”计划的成功实施,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特别是大小凉山彝区村级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幼儿毛入园率大幅提升。截止2016年底,大小凉山彝区13县(区)学前三年入园率整体提高到82.66%,比2015年提高了22.2个百分点。今年秋季招生后,民族自治地方8381个村的幼儿都可就近在本村或邻村接受学前教育,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二)化解了“听不懂”矛盾。儿童少年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教学语言障碍严重,小学4年级之前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授课,是我省民族自治地方提升教育质量的最突出短板,也是学生因“听不懂”升不了学、就不了业而辍学的主因。“一村一幼”计划针对这一突出矛盾,让幼儿在学前阶段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小奠定终身发展的双语基础,从而化解“听不懂”的老大问题。通过近两年的学前教育,目前彝区农村10多万“一村一幼”孩子大都能用标准普通话回答问题,唱儿歌,“听不懂”的老大问题将从这一代娃娃起逐步化解。这无疑为彝区农村孩子成长成才、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民族地区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根除贫困代际传递也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助推了脱贫攻坚。“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在生产生活上同样给予了农牧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喜德县三呷村幼教点负责人认为,“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兄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过去每家每户都要留人看娃娃,现在他们早上把娃送到幼教点后就可以安心从事生产劳动了,不用再担心娃娃了。这对于民族自治地方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过上好日子无疑是重大支持。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