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缩小差距,补齐短板,需要我们抓住关键问题。就当下农村义务教育而言,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教育软实力。

创新教研机制

发布时间:2018-02-07 作者:申宣成 来源:中国教师报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不但体现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更是牵住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软肋”和“短板”,无论是功能室建设、图书配备等硬指标,还是师资力量、办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软指标,都与城市学校存在差距。

缩小差距,补齐短板,需要我们抓住关键问题。就当下农村义务教育而言,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农村教育软实力。

既然教师素质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如此重要位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呢?《超越上海:美国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一书在总结上海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经验时,特别提到了中国特有的教研制度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近5年来,河南省基础教研部门以“组织文化变革”为抓手,在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机制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探索出“网络教研”“联片教研”“项目组教研”等多种教研机制,以强带弱,抱团发展,促进了薄弱学校和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联片教研机制,即倡导区域内一些学校基于共同的主题组成教研共同体。如洛阳市洛龙区根据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在全区成立了“本真课堂五校联盟”“尝试教育学校联盟”“养成教育学校联盟”等6个区域联盟,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学校通过教研主题联合在一起,共同研讨,共同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本真课堂五校联盟”自2013年成立以来,累计开展联盟教研230次,集体研讨课例1000多节,有效提升了联盟内教师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素质。

网络教研机制,即针对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情况,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引入“互联网+教研”的思维模式,“千里教研一线牵”,培育网络研修共同体,实现跨地域即时性教研互动。卢氏县许多中小学和教学点位于距离县城百余公里的深山区,过去的教研一直采用集中培训模式,耗时费力不说,教师的安全也难以保障。鉴于这种情况,卢氏县教研部门利用QQ群、微信群、飞信群等各种网络平台,组织“网络集体备课联盟”,各学科教研员组织优秀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特色课程等内容,供教师下载使用;卢氏县教体局还在县直和各乡镇建起了17个录播室,26个视频会议室,实现了跨校、跨乡甚至跨县、跨市的交流,解决了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备课、教研等问题,这些有力举措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项目组教研机制,即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学校内的教师围绕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组成临时性项目组开展专项研究。该机制运用美国管理学家本尼斯的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倡导问题导向、机动灵活、结构简单、专家引领的项目运行规则,与传统的科层制相比,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调动教师开展教研的积极性。郑州市基础教研室在教研工作中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成立项目组,如“基于学科思想的知识地图建构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项目”“基于创客理念的项目学习项目”等,整合区域内的学科专家集体攻坚,充分调动了教研员开展教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博士)

《中国教师报》2018年02月07日第14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