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菜单式数学分层作业与课堂检测相结合;分层作业与“一句话数学日记”“生活中的数学”相结合;动手操作、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作业更具个性化。

个性作业充满“人情味儿”

发布时间:2018-03-28 作者:胡 萍 来源:中国教师报

完整的教学过程以备课为始,作业设计为终。在作业设计特别是数学作业设计方面,有没有“解一题,百题自开”的作业?有没有让学生变得更聪明的作业?有没有让学生一看就会喜欢做的作业,并因此喜欢上数学?

在人们的印象中,作业只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在我开始探索个性化作业设计后发现,教师如果改革作业,则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其他学科进行深度研究。

教师可以尝试以下5种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法:

方法一,把菜单式数学分层作业与课堂检测相结合。

在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中,将课堂检测设计在最前面,可以是计算方法的回顾,也可以是学习重点的再现。如果学生课堂检测全部答对,可以跳过基础题不做,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题,检测题出现错误的学生依旧要完成基础题。这样就做到了“上不封口,下要保底”。

方法二,把分层作业与“一句话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相结合。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尝试从“一句话数学日记”开始,读懂学生需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设计、组织教学,优化作业设计。

比如《生活中的数: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这节课,个性化作业的第一项就是数学日记: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与大家一起数花生,我第一次抓了一把花生,估计有(  )个,结果数完是(  )个。

通过“一句话数学日记”的引导,让学生回顾有趣的课堂片段,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

方法三,把动手操作、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广阔的学科背景,使学生全面理解数学学科的内涵。

比如《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看!这是我在数学课堂上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后设计的。如此设计作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的特点设计简单的作品,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方法四,把梳理总结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有体验才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提高。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成长。比如《整理与复习》复习课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是以“整理与反思”为主线,让学生反思每一单元学习中“我的优势”“我需要加强的知识点”,明确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根据需要完成相应检测题。边梳理、边总结、边反思,在个性化作业引导下,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方法五,把课题内容与插图相结合、课内知识与趣味数学相结合。

学生对图画很感兴趣,特别是在低年级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入插图,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作业,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

比如《加与减(二)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插图是“青蛙王子”,作业设计也紧紧围绕“青蛙吃虫子”这一情境展开,既对学生渗透了爱护青蛙的观念,又让学生在相对枯燥的计算学习中增添了趣味性。

个性化作业是学生在校时间完成的,自从探索数学个性化作业以来,班级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常常在下课时间热烈讨论自己挑战了几星级难度的作业。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解决学习难题当成了乐趣。

看到学生变得喜欢主动思考和挑战自己,我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学生进一步求得成功的信心。作为教师,最重要是保护学生向上的学习态度。

个性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对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通过作业这个载体,学生更喜欢与教师交流。个性化作业让作业更富有“人情味儿”,让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思考、热情,让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8日第6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