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悦读·话题

文如其人夏丏尊

发布时间:2018-06-20 作者:戴柏聪 来源:中国教师报

对于夏丏尊先生的印象,最初来自丰子恺先生的悼文《悼夏丏尊先生》:“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的学生们,称李叔同先生的教育为“父亲的爱”,而称夏丏尊先生的教育为“妈妈的爱”。十分生动。

读上文片段,已可见夏丏尊先生之风采。

那些年,我虽对夏丏尊先生颇感兴趣,但总是未及深入阅读了解。及至读到夏丏尊先生的《长闲》一书时,才幡然觉悟,喟然太息:我应该早点去读夏丏尊先生的文章才对。因为,夏丏尊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就阐发了许多关于教育和教学的思考,我心有戚戚焉。

但因为读《长闲》一书的缘故,我还有机会可以追随夏先生骥尾!

《长闲》一书,以时间先后为序,最早一篇《学斋随想录》作于1913年,最末一篇《寄意》作于1946年,前后跨度30多年,摘选了夏丏尊先生各类文章60多篇。夏丏尊先生谈教育教学,虽然都是短文,但有一种担当的立场和救赎的意味,可谓文如其人。

在《学斋随想录》文末,他写道“人之虚伪心竟到处跋扈,普通学生之作文亦全篇谎言……循此过往,文字将失信用,在现世将彼此误解,于后世将不足征信。矫此颓风者,舍吾辈而谁?”

好一个“矫此颓风者,舍吾辈而谁?”试问,倘若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的人,焉能出此语?

《“无奈”》一文,是他对同事感慨所撰的联句“命苦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作先生”有感而发。但他的思考深刻,已经越过同事的“愤懑与滑稽”,找到了作为那个时代的教师身上本质性的悲剧:“‘家贫’是‘无奈’,‘做先生’是‘无奈’,都不足悲哀,所苦的只是这‘无奈’的性质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我们的烦闷不自由在此,我们的渺小无价值也在此。”

但夏丏尊先生与同事的区别在于,他能够完成自我救赎。“横竖是‘无奈’了,与其畏缩烦闷地过日,何妨堂堂正正地奋斗……在绝望之中杀出一条希望的血路来。”

《长闲》中还有《教学小品文》《传染语感于学生》《春晖的使命》等文章,是论述教育教学的,也都渗透着夏丏尊先生身上的这种责任担当和救赎精神。

夏丏尊先生关于社会人生的杂文,同样也很有可观之处。甚至在某些篇章中,我读到了鲁迅先生的独到和深刻。只不过比起鲁迅先生的犀利,夏丏尊先生稍微冲淡一些。

《长闲》中除了教育教学的文论、关于社会人生的杂文外,还有许多叙事怀人的散文,也是十分动人的。譬如《我的畏友弘一和尚》《鲁迅翁杂忆》《弘一法师之出家》《怀晚清老人》等篇,皆情真意切,动人情愫。也只有最真诚的友人,才能写出最诚意的文字,夏丏尊先生文如其人。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永嘉县第二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20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