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9-01-09 作者:李东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先生之名命名的广东珠海容闳学校,传故宫名匠营造之精巧,继南洋物美人杰之灵秀,集中西文化碰撞之精华,借中国好课堂之东风,以“生命中心教育·三三工程”为圆心,以“立德、立心、立学”为三个扇面,在教育实践中激发生命自觉、呵护生命成长。

文化内核:

教育让温度在场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生发是生命。所以,教育应该有超出职业之上的更高使命。好的教育,永远是人性光辉的散发;真的教育,永远是生命温度的呈现。因此,我们以“让教育充满生命温度”作为学校核心价值定位:每片叶子在春夏秋冬不同时节会有不同变化,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个性特征等有不同生命阶段的演绎。

我们的校园各处可见:镌刻着古朴文字的岁月封泥、散发着翰墨清香的典雅书画、满铺着活字发明的陶泥小径、寻觅着高山流水的琵琶古琴……这种学生通过“玩艺术”回归自然、回归童真而创造出来的集体行为艺术,存留着师生的“体温”。学校特聘专职营养师,在国内率先建立“素食日”健康养生制度,关怀生命质量;开创“我的成长银行”和“我的成长树”德育管理系统,通过适度导教、充分信任,实现生命的高度自正;推行青年教师成长营和中年教师示范岗建设,在师德修养、教育素养、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激发热情、增补营养;通过系列善行善举,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种下爱与光明的种子,提升爱的能力……对生命的尊重,就是让生命调适至它最适宜的温度。

课程建构:

学校让生命居中

“生命”关注的是其自然性、生物性,“生命教育”侧重的是认识、珍惜和保护生命,而“生命化教育”则指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价值生命。容闳学校践行的正是对生命终极关怀语境下的“生命中心教育·三三工程”。

“教育科研化、科研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生命化”,是这一教研生态模型建构的基本路径。从2015年起,我们自上而下设计引领,自下而上建构落地,实现了三模共铸、三线同行的课题化校本课程体系。它包含“三线三阶”:“三线”是指礼敬生命(国学线)、呵护生命(心理线)、成就生命(教学线)三条主线,达“立根铸魂、健格扩局,慧智广能”之效。与其配套支撑的九大课程体系,则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直指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既有醇厚中华优秀文化底蕴,又有广阔国际视野并能主动拥抱未来的容闳学子。而“三阶”,是指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生命特征分别构建的小学低、中、高学段和中学七、八、九年级的进阶课程。“三线”与“三阶”经纬交叉,形成了完整的生命中心教育网,为九年基础教育奠基。

课堂生态:

舒展让生命拔节

学科课堂。容闳学校的课堂呈现的是全新的生态模式: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以“问题驱动课堂”,由“自学―展示―反馈”等环节组成;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合作、各有分工,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与生命活力:一段文章可以是一场话剧表演,一节科学课可以是从实验研究开始的探索之旅……精彩的总结概括、小组的互动对决、有价值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成为课堂常态。在学习过程中,适度运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并做教学决策,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原本以教师为主的40分钟课堂,变成了以6个小组为单位的6个40分钟甚至更多,课堂容量获得了更大延伸,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创客课堂。容闳学校借助珠海地域优势,发展海洋文化及航天航空文化,围绕STEAM课程体系设立3D科学创客室、3D科学创客实验室、3D创客研究室等,以必修、选修、研修等形式实现全员科普、创新创造及专利研发。这绝不是停留于对传统教育的缝缝补补,而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促进教育流程的再造,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为个性化学习与教学带来了契机。我们探索着新型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使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使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校史馆里满墙的荣誉奖状就是对容闳创造力的有力见证。

研学课堂。容闳学校“办无围墙的教育”初衷,集中体现在独具容闳品牌特色的研学课程上。多年来,学校排除各方阻力,凭着执着的教育情怀和生命课程探究热情,实现了研学课程的精品化:七年级山东曲阜“探儒学之源,寻先师足迹”,八年级贫困山区“磨心励志、同学同研”,九年级革命地“长征途中饮水思源,人生路上感恩励志”;小学以“行走中的课堂”为主题,实施桂林科学线、贵州音乐线、湖南人文线、江西美术线等四个体现学科主题特色的综合研学;加上中小学“踏浪、逐海、追日”等夜行远足研学等,学校累计完成约80余次、时长288天、行走近20万公里的研学之旅,足迹遍及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国内各大省市。2016年11月,正当学校喜获研学丰收成果之时,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更加坚定了容闳“生态课堂”探索前行的决心。

教育即担当,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尊重。我们的“三线”共铸“根·魂”“格·局”“智·能”,“双三阶”并行,关照生命阶段性和个性,因而,这样的生命是舒展的,是充满内生长力和未来生存力的。涵养生命之温度、矢志智能之生成、遵循教育之本真的教育原点回归,可以让教育人随时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作者系广东省珠海容闳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09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