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
——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以民族教育特色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学生身着民族服装跳起土家摆手操
学生参加全国第八届民运会获得一金一银
在重庆东南部的民族聚居地区,有一个近年来连续荣获“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和“中国艺术教育特色中学”等殊荣的中学,这便是被多家媒体誉为渝东南“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的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
作为渝东南民族地区第一所寄宿制高完中,石柱民族中学是如何高挚重庆民族教育旗帜,如何在民族教育特色方面不断获得重庆市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带着这些疑问,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对石柱民族中学的民族教育特色作了了解。
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教育
3月29日上午,正是星期六,刚走进石柱民族中学校园,就看到操场上不少学生正在锻炼。让笔者感到十分惊奇的是,除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其他学校可以看到的锻炼内容外,还有不少学生身着传统的土家民族服装,玩着一些笔者从没见过的球类。
“这是土家竹铃球,这是土家天地球,这是……”陪同的校长马文平介绍说,“都是我们土家人传统的运动项目,也是我们打造民族教育特色的一大体现。”
据了解,近年来,石柱民族中学始终秉承“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素养和科技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打造民族教育特色。
几年来,学校开发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先后编印了《石柱历史》、《石柱,我的家乡》、《土家简明知识读本》等乡土教材,提供给学生选修,让学生学习石柱土家历史文化,增加了解,增强自信。
与此同时,学校精心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向学生推荐民族特色艺术项目。几年来,学校先后整理推出了土家竹铃球、土家天地球、高脚马、竹竿舞、白杆钩环枪、金猴棍法、土家摆手操、舞龙、舞狮、板凳龙、花样跳绳、土家摆手舞、相聚摆手堂、薅秧舞等课程,并将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巴渝“竹枝词”“后裔”——石柱“土家啰儿调”等传统艺术纳入学生选修课程。
“此外,该校还制定了《民族中学校学生科技能力提升计划》,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马文平介绍说,“通过这几大举措,我们为打造民族教育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民族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编印乡土教材、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民族传统艺术项目后,石柱民族中学将其纳入民族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参与,促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民族教育特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月31日下午放学后,高2016级1班的学生杨雷便会和同学来到操场上,开始练习土家摆手舞。尽管作为一名高一学生,杨雷入校刚刚半年,但随着悠扬乐曲的起伏,他和大家手舞足蹈,舞姿优雅,如云流水,让围观的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摆手舞班,再来一个!”
杨雷是一名汉族学生,之所以有这么娴熟的土家摆手舞技术,得益于学校建立的班级特色活动制度。近年来,石柱民族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确定特色班级,由班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集体申报特色活动项目,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技巧,学校还采取“二对一”辅导制,即一个特色班级在开展特色教育时,必须有两名教师在现场进行辅导,一名为专项辅导教师,另外一名为班主任。根据所选择的特色项目内容和班级学生情况,按照学生水平进行分层、分角色地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该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素养的能力。
经过这种有的放矢的辅导和练习,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所在班级申报的项目表演技巧,诸如“竹铃球班”、“天地球班”、“高脚马班”、“板凳龙班”、“啰儿调班”之类的特色班级应运而生。
“我们班有不少同学是土家族,能跳摆手舞,加上有老师的专门辅导,我很快便学会了。”杨雷高兴地说。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石柱民族中学还秉承“抓过程,重评价,促发展”的基本思想,立足校情,制定了《民族中学民族学生特色项目活动综合素质评价表》,把民族教育特色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化,在民族教育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走应用性、民族性、创新性、辐射性的特色教育之路,对学生在民族教育中展示出来的综合素质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发展,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构建特色教育校园,素质教育成果喜人
近年来,石柱民族中学以民族特色为龙头,坚持特色誉校,积极构建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力求教学科研和体育艺术均衡发展,每年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节和科技节,全力为学生走出校园提供物质服务保障,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良好平台,一大批学生除了在学校展示才能外,还纷纷走出校园,参加县、市甚至全国比赛并勇夺佳绩,使全校特色教育一片流光溢彩、光艳照人。
在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学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土家竹铃球》、《天地球》等共计荣获三金二银三铜的优异成绩。学校编排的《薅秧舞》、《土家摆手舞》等民族舞蹈,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受到专题介绍,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校舞蹈队自己创编精品节目每年参加石柱县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校合唱队土家民歌《啰儿调》获得全县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田径队多次代表石柱县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田径锦标赛,荣获县组团体第三名,有6人次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在重庆市第一、二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民族中学学生分别获得 “小制作” 高中组一等奖、三等奖。其中,“小制作” 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周湖军同学还获得了“科技小能手”的称号。凭借丰富的民族特色经验,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2012中国艺术教育特色中学”等荣誉称号。
民族特色教育在全校师生中的不断推广普及,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也推动了学校高考体育成绩的逐年上升,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2013年,全校体育高考80分以上人数达15人,其中90分以上达5人,学生姚磊以95分的成绩荣获全县第一名,创下了学校历史记录。
近三年来,在特色教育的助推下,学校共为高等院校输送艺体本科专科生600余人,有5名学生荣获国家二、三级运动员称号。石柱民族中学的特色教育,已经为学校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为学校增了光,添了彩。
面对石柱民族中学的民族特色教育实力,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在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石柱民族中学这面渝东南民族教育的旗帜,一定会越来越鲜艳夺目,一定会拥有越来越美好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