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高思教育旗下“爱学习”教学平台发布上线。该平台作为高思全新的B2B互联网教育模式,专为中小学培训机构提供教学整体解决方案及所有与教学相关的服务,备受各地培训机构校长们的关注。记者就此专访了高思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须佶成、高思教育集团爱学习事业部CEO李川。
高思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须佶成与爱学习事业部CEO李川接受专访
记者:“互联网+”给教育行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高思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须佶成:互联网确实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业务形态产生了一些变化。高思的选择实际上是“互联网+教学”,我们志向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教师教学水平,如果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很难实现。我们在教学的环节展示上需要互联网的技术,我们也需要渗透到老师备课以及授课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环节当中,这都需要互联网。我们利用互联网定位会非常准确,就是在教学上,我们“+”教育当中的“教学环节”。我们“+教学环节”的原因是认为互联网接入教育不会偏离教育的本原,教育的本原就会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老师,老师的教学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记者: “爱学习”的产品对传统教学的变革,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如何与传统教学结合?
高思教育集团爱学习事业部CEO李川:为什么老师很重要?因为在教学当中因为老师把知识传承给学生,这个环节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不容易传承。如果要把老师培养起来,一个好老师去传承一个新老师,这个过程很复杂,“爱学习”产品首先可以把老师之间的传承变得更加高效,其次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进入到课程,给老师更多的支撑,使老师上课更轻松、更好。是这两个角度对于传统模式的变革。
记者: 高思教育集团是一家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学生质量很高,为什么要选择研发一款定位是教师的产品?
须佶成:因为我们是从客户最想要的点开始反推的,高思理科思维的因素蛮浓的,第一学生和家长最需要孩子成长。找老师,也不一定是最核心的需求,小孩能够成长是最核心的,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老师,最关键的是名师资源稀缺,必须用一些手段让大量老师快速成长,所以我们参与到教学的环节里面,这个想法就是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的。
记者:“爱学习”产品使用便捷,是否会使老师变懒?
李川: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一边使人变得更轻松,效果更好,反过来变得更懒,我们发现现在很多事情使得现代人变得更懒,像电商,大家都不用出门再去买东西,就变懒了。再比如开汽车,汽车的自动挡、导航开起来很轻松,技术也不如以前了,但是这样更加解放生产力。老师最核心的环节,我们认为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于跟学生的沟通,激励和鼓舞,所以老师传承知识的压力减轻之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学生交流,这个才是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一个成熟的老师课堂上10%的精力在课程的传授上,会花90%的精力去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跟他进行沟通,而一个新老师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怎么能够让老师的去发挥他的自身的价值。
记者:借助科技手段只是其中一部分,怎样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和特征?
须佶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为什么教育家强调这点?可能老师在传统的模式当中,80%-90%的精力花在知识的准备上,可能上课的时候很累,因为需要回想课程是怎么准备的,如何给学生演示,这些占用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并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而真正的教育,老师的精力90%放在学生身上,我们相当于把老师解放了,不让他在内容和知识的角度费劲,这样轻松一下,很自然就会多去关注学生,这个我们觉得刚才说的怎么算是一个好老师,就是把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对于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这个前提是有一个好的帮手,否则太累了。
记者:在线教育现在这么火,痛点在哪里?
须佶成:在线教育的痛点,切入点做得挺散的,在线教育目标是为了什么?我感觉可能还很难形成一些共识。纯互联网的创业者,他们实际上利用原来互联网的流量或者平台的一些思维、思路和优势,在往下走。教育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往上走,大家其实还有一个认识的差异性。但只要不统一到给孩子的成长这一点,谁都活不下去,不管传统还是线上,甚至其他行业,不给客户创造价值,很快就被淘汰。本原应该是一致的,只是思维方式和模式存在差异,需要一段时间大家的碰撞、融合需要新的形式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最终会相遇到一个点。
记者:互联网能否真正推动教育?
须佶成:技术手段、方法肯定是可以让教育产生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颠覆,怎么影响,颠覆不了那个本原。
记者:您觉得教育的本原是什么?
须佶成:为了孩子的成长。成长是一个广泛的定义,要想知识成长,或者素质、能力、兴趣方面的成长,都是好的教育。但是互联网不管怎么切进来,这点不能背离。
记者:教育消费是复杂的过程,在线消费能不能实现?
须佶成:我们从下往上走,我们自己没有做纯粹的互联网平台的经验,纯粹在线完成教学服务的过程,才有可能收取费用,如果在线没有服务,只是在线播视频,能够收费的余地很低,一定是在线深入到对孩子的教学服务有帮助的时候,这个是可行的,而且单价比较高。但是反过来说肯定会有一个规律,越是低年级的学生,纯粹在线的可能性偏低,越往高年级的学生,到成人或者学学口语或者移动在线问题不大,但是孩子的心理年龄的,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能不得不到线下来,当然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能不能线上的费用收取,这个也有可能。但是多数特别对于中小学来说,80%-90%的教育服务过程完成,一定还是在线下。
记者:教育培训机构,对于人的强制性依赖性特别强,学生都跟着老师跑,不是技术能解决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川:老师和老师的传承,完全靠面对面,手把手纯粹的交流,现在“爱学习”平台能够把这种传承变得高效,第二个平台化变成共享化,资源有型化,这样可以保留下来,老师变得更轻松,更容易教,这对于整个行业对于人的依赖性的降低,还能提高效率,是有一个比较好的作用。
记者:“爱学习”产品介绍说,7*24小时服务,真的能做到吗?
须佶成:难点、重点、易错点都交代清楚,这样老师看PPT的时候,至少有80%、90%水平的理解,这样能保证。
李川:以前我们备课是平时一周周三固定上午9点到10备课,老师过来,可能会有缺席,现在我们后台数据从早上7点钟开始,到晚上半夜一点,晚上12点的时候,备课是高峰,那个时候老师都在准备课程,其实会把这个更加的方便。准备得更充分。
记者:“爱学习”推出的课件资料很丰富,研发了多长时间?
须佶成:我们做“爱学习”做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把我们原来线下积累线上化,可以追寻到成立的时候,甚至是我们成立之前,因为我自己可能20年前开始帮人大附中做教学体系,1998年以后人大附中用的数学的体系就是我们团队来做的,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积累了,所以看这个怎么算了,但是对于投入来说,我们今年研发上的投入6千万,加上前一些年,我们一个多亿肯定没有问题的。
须佶成:“爱学习”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是全科的,我们包括后面的产品都在准备,现在是四科了,小学语文数学跟高中的数学物理,说小学初中高中至少13科的一个战线,战线很长,比较大,所以这个方面,在人员的投入上肯定是要有保障的。
记者:怎么完成后期的产品更新?
李川:这个比以前方便很多,现在可能在不同的机构时间不一样,并且及时的使用的数据反馈,我们马上接收到做调整,马上可以上传更新。(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