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国培计划(2015)”——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圆满结束。通过四个月专家指导、集中培训和实践应用,有效地加强了教师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融合的能力。
集中培训效率高
9月8日至9日,项目正式开启并在长春进行了集中培训活动。中国教育电视台特聘专家李凤来教授为中小学骨干教师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专题讲座,特聘首席专家高伟对幼儿园骨干教师针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指导工作;吉林省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屈迎辉在工业大学机房为幼儿骨干教师深度剖析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管理教师工作坊”;吉林省教育学院工程办主任王雁苓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政策进行了标准解读。通过专家的指导,每一位教师全面认识并了解网络研修监管平台,掌握了研修计划制定的技巧和方法,确定各自所负责的研修计划,熟悉网络研修与园本研修相结合策略,学习研修资源的整合加工技巧,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示范引领能力。
专家送培到基层
为进一步推动吉林省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吉林省双阳区、辉南县两县区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专家送培到县活动。
本次送培到县活动,项目组聘请到了北京市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杨素红老师来为吉林省两个县区作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的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文本素材处理与加工、图像素材处理与加工、音(视)频素材处理与加工、动画与网络素材处理与加工等;吉林省教育学院郑世忠副主任、王雁苓副主任、王乙旭老师、戴军老师也莅临现场进行指导,着重向当地的幼儿教师们讲解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基本操作,并与当地的中小教师共同探讨了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
教师反馈收获丰
本次活动从项目启动到实地培训,中国教育电视台全程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送培到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示范课程、研讨交流与点评,循序渐进地为教师讲解了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实际课堂当中,以及如何更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课堂。通过活动后的教师反馈也充分证明,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增强了吉林省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效果。(安峰 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