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教育体育局:“尚学涟水” 赋能“3+6”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7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展示专题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大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努力探索“尚学涟水”县域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新路径,发挥“3”项优势,实施“6”大工程,推进“尚学涟水”品牌建设。

发挥3项优势

一是地域优势。2023年,涟水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在稷夏智库发布的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中位列92位,顺利实现建成全国百强县目标将教育强县建设作为根本任务,突出“教育之乡”名片打造。

专家优势。邀请乡贤教育智库专家、省教科院领导、省教育报刊社专家、省帮促工作队帮助联系省内高校教授、基础教育名校长等9名及市领导专家3名进行现场指导。

品牌优势。实施“涟享学”助学工程“涟校连家”关爱工程“涟尚名师”评选工程“涟心有光”工程取得初步成果,先后创成了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区打造了多所科学教育、艺术、足球、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德育一体化基地校。

实施6大工程

一是实施人才队伍”工程,积蓄发展动能。面向全县教师,常态化开展“强师德、勇担当、讲奉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教育,强化“师德标兵”优秀事迹宣讲“四比一争”大力推进师德“选、树、学”“查、改、建”“督、考、问”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三三三”工程,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涟尚名师”品牌打造,常态化开展校长大讲坛活动,组建各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着力培养一批“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大力实施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加大“名校优生”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型、专业化、高技能人才,探索实施“银龄计划”,充分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二是实施学生发展”工程,拓宽发展路径。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2亿元,新建红日小学、改扩建时码学校两所“涟校连家”寄宿制学校,融家入校,以校连家,为全县留守困境儿童提供高水平的保姆式学习生活一体化服务。“涟心有光”呵护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高标准建成涟水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及时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援助和矫正服务。建立“涟水县校膳阳光监管平台”,由国有平台公司负责运营,教体局负责监管,实现全流程系统监管,在保证学生吃得健康的同时,有效规避廉政风险。

三是实施助学共进”工程,推进发展融合。涟水县教体局研究出台《“涟享学”助学工程实施办法》,推动县郑梁梅小学等10所城区优质小学与蒋庵悦来小学等10所农村小规模薄弱学校携手结对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和牵头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建设投入,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向被帮扶学校提供涵盖各年级、各学科名优教师教学录像课、同步教案、作业练习以及教育教学培训讲座等县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乡村教师提供了可鉴、可学、可用的“智源”。

四是实施教育督导工程护航发展质量。涟水县综合考量专业结构、个人特长等因素,从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中选聘495名教育管理骨干、教学骨干担任“双随机”督导专家,组成49个督导组、8个问题整改回访组,每周安排“双随机”教育督导不少于6所学校,查找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制定改进措施,督促指导全县学校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效益

五是实施资源建设”工程,厚植发展基础。新建、改扩建4所中小学,逐步优化布点不合理、生源枯竭的23所村小学或教学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对生源相对稳定,学校规模较大,教育资源紧缺的城区和重点中心镇中小学进行重点投入,完善教育设施设备。以紧密型牵手型集团化办学为主要形式,实现集团化办学县域全覆盖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5个牵手型教育集团10个,加强“集团一体化”教研、“教师一体化”培养、集团“一体化质量品牌”打造,推动集团各校高质量发展。

六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奠基发展内涵。创新作业管理,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各校“双减”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改革成果,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融学课堂”为抓手,定期组织“联片教研”“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等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加强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训“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优化研训员队伍,推进区域化、集团化联合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四级课程体系,引导各中小学校沿着“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多样化办学格局全县建立完善“以学校监测为主体、以集团校监测为补充、以县局监测为主导”的三级质量监测网络。

针对以上六大工程,成立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工程内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每月进行一次跟踪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对存在问题立即交办整改,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个人年终目标考核,通过考核推动工程落地生根。

“尚学涟水”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教育系统将聚焦“加快涟水教育振兴”目标,赋能“3+6”奋力打响尚学涟水”教育品牌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