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江西九江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学在经开”教育品牌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展示专题

国家级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最优的营商环境、最靓的招商名片、最佳的发展资源,构建“学在经开”教育品牌体系。先后将原近20所厂矿子弟学校和农村学校整合成10所学校(其中,小学6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1066人(其中,小学16428人,初中4638),为破解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问题,整合区域资源要素保障,凝聚区域教育智慧力量,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2019年初,该区提出打造超级教育IP品牌,构建学在经开”教育品牌体系。

一、擦亮教育品牌,擘画区域均衡新样态

“学在经开”教育品牌是九江经开区一张靓丽的名片。它以四梁八柱区块链”为主体框架。“四梁”即四大体系:校园文化体系、多元教研体系、人才成长体系、区域联盟体系。“八柱”即八大品牌载体:“学在经开”文化湿地、论坛、讲堂、名师工作室、智慧平台、读书会、讲师团、区域联盟。区块链”即:区域均衡化、差异化、特色化;集团、局域、学科板块;人才成长、教研赛事、合作交流链。

“学在经开”教育品牌体系以“区块链”三个维度勾绘区域教育发展架构,立足均衡发展目标;以三大板块促进资源要素均衡配置;以三个链条建立公平发展机制;以“八柱为支撑、四梁”为抓手,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二、构建教研体系,助推区域均衡高质量

近年来,九江经开区教育破除教研条块壁垒,创新“在经开”三级五元教研体系。三级:校级、区级、论坛级;五元:校备课组、校中心教研组、校教科处、区中心教研组、区名师工作室。全区有两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初中思政和小学数学两个优势学科,形成名师工作室和中心教研组业务指导,核心教研团队交流互动,各校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体系。

2023年,九江经开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九江经开区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集中区属学校优势资源,将教研力量下沉一线,构建核心教研团队,创建8个名师工作室,成立了21个中心教研组,实现了专家引领、骨干辐射、全面发力的教研生动局面。同时依托省级名师组建“学在经开”讲师团,区外名师请进来,区内名师请上台,全面提升教师团队建设。

“学在经开”论坛、“学在经开”讲师团等专业团队,高品质打造学在经开”讲堂,坚持培训与教学教研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群体为重点,扎实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2020年以来,该区共组织开展区级教研培训近100次,培训教师共计1万多人次。同时开展“青蓝青”师徒结对和导师制等创新举措,充分发挥新、老教师各方优势,取长补短。全面增加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

三、建立成长机制,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力

全面落实教职工编制制度,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成立“学在经开”读书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科学有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现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打造“悦师”工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名师流动起来,搅活一池春水。“学在经开”区域联盟给予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推动集。成员校教师交流轮岗。近年来,九江经开区十余位管理干部及名师轮岗交流至园区学校,让城乡结合区域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坚持读书行动,建设书香校园。“学在经开”读书会成立于20224月,旨在搭建优质读书平台,扩宽广大师生视野。读书会先后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开展教师阅读分享活动、举办交流茶话会以及户外品味书香”活动。20233月推出“悦读·悦成长”视频分享栏目,截至目前已经推40期,点击率达10万余次。

四、打造区域特色,构建区域均衡新格局

“学在经开”教育品牌凝聚了九江示范学校联盟、九江经开区双语教育集团、九江经开区鹤湖教育集团,占全市九大教育集团三分之一,并创新开创“学在经开”四水归堂集团化办学模式;“学在经开”勾画了教育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奋楫当先的生动局面。

区内各校坚持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充分认可。港城中学、港城一小、港城二小致力打造九江西郊一流品牌学校;西林学校提出打造九江市城郊接合部部中小学特色品牌学校,坚持立足服务园区,助推园区快速发展,极大地解决了招工难题;鹤湖学校致力于打造师生自信、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省级示范名校;双语学校坚持办成九江市一流、全省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名校战略;兴中学校立足足球、科技、诗词、书法四大特色发展模式;滨兴小学锐意进取,提出百年老校再焕青春;学洲小学目标打造“小而精、美而雅”的赣北区域名校。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