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学语文】义教语文教材修订:一场“编研一体”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5-02-11 作者:袁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314日,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编修工作组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产生了教材编修的1号会议记录。我命运的齿轮似乎也在此刻悄然开始转动。一周后,我接到通知:为进一步充实教材编修队伍,社里经过研究,决定将我从汉语编辑室调入中学语文编辑室。

中学语文编辑室是人教社的重点业务部门,与社同生同行70余载,留下了以“语文三老”为代表的众多前辈大家的足迹,承载着新中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光荣传统和丰厚积淀。在当前统编教材建设的背景下,更是肩负着守正创新、继往开来,通过编写精品语文教材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出版编辑,能够来到心向往之的学术殿堂,参与到为全国师生编写语文教材的工作中,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同时,我的心情自然是兴奋而激动的。再加上调入的时间几乎与教材编修正式启动的时间同步,想到能够有幸亲历教材数年一次的编修工作全过程,内心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又增加了一重。

我还清晰地记得,多年前第一次翻开统编教材时的感受:双线组元的创新架构、文质兼美的典范选文、清新雅致的课文插图、功力深厚的编辑语言……虽然入社以来,也参与了不少教材教辅的编写工作,但统编教材新颖的组织形式和鲜明的中国风格等,都令我耳目一新。在这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这套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并荣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于是,我一直在思考:在这样好的底子上,想要进一步实现整体性的优化提升,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呢?具体又要从哪里起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不承想,这些疑问很快就有了答案。

调入中语室的第一个周末,将要召开第一次针对教材内容修订的全体会议。我的第一项任务是协助准备会议材料。原以为,教材编修工作启动没多久,应该尚未开展太多工作,主要就是做做会议日程安排。但出乎意料的是,打开邮箱一看,附件中一个个几十页上百页的文档赫然映入眼帘,打印出来,便是沉甸甸的厚厚一本。这里面,有现行教材与2022版课程课标的细致对标,有据此拟订的教材框架调整方案,有拟增补、替换选文的推荐篇目和详细说明,还有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重大主题教育进教材系列指南等形成的人文主题参考细目表……

原来,教材编修正式启动前,对现行教材的相关研究工作早已提前部署,先行展开,并确立了“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研究的成效。翻开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七年级上册教材,对照第一次全体会上讨论商定的结果,会发现除个别板块的名称进行了些许调整外,教材的基本框架等大的方面,几乎没有发生变动。可以说,全面细致的前期研究,使教材修订自开始便打下了坚实稳定的基础。

要知道历11年之久印发的新版义教课标,变动不可谓不大;作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集中体现,党和国家、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统编教材的新要求与新期待也不可谓不高;而统编三科教材繁复的审查流程,更是不可谓不严。以上种种,无疑更加有力地凸显了这些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也使我在不长的时间里便认识到,“稳中求进”四个字的背后,是扎实严谨的研究,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系统深入的思考。

还记得来到中语室的第一个月后,同样是一个周末,召开了编修教材的第一次统稿会;而会议记录的编号,已悄然累积到了27

与飞速增加着的编号类似,此次教材修订之前和过程之中,教材编写组围绕教材开展的研究工作,也远远不止于上文所述。比如,针对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整体性和关注度较高的普遍性问题,设立“中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古诗文版本勘校”“古诗文注释研究”等专项课题展开系统研究,使编修教材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教材注释进一步优化。再如,在已有的全面而细致的教材内容统计分析基础上,根据教材编修实际需要,又陆续展开了“四类文化”选文、主题教育、教材插图等方面的精细统计,进一步提升了“教材数据库”的丰富程度和科学性。又如,按照“兼顾东、中、西部地区,兼顾城市和农村”的原则,深入广大一线,在全国三十多个地市开展教材试教试用工作,以充分检验编修教材是否实现了“便教利学”的目标。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时间川流不息,研究永不止步。统编教材修订的过程,是人教社“编研一体,学术立社”优良传统的一场生动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术研究夯实教材编写的内功,通过教材编写深化研究成果的应用”的例证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它让我深深地明白:做好研究工作,不仅是编好教材的基石,更是一名教材编辑的基本功、必修课,是必须牢记于心底,永不能有丝毫懈怠的不移追求。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编辑室主任编辑)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