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北武汉梨园中学:

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赋能每个孩子解锁人生的“出彩方程式”

发布时间:2025-05-21 作者:周 俊 周厚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梨园中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221”社团开放日暨教育改革成果展,向公众展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新图景。通过沉浸式课程体验与跨学段互动交流,学校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场景深度融合,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搭建了多元舞台。活动不仅吸引了梨园小学六年级师生的热情参与,更赢得了教育界同行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

课程创新:跨越学段的成长对话

在航模教室,无人机操控让学生直观理解升力原理与轨迹计算;篮球场上,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专业运球技巧生动传递;烘焙坊里,劳动教育的温度随桃酥香气氤氲蔓延……梨园中学打造的9大科技与人文社团,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探索的钥匙。 

“原来课本公式真的能让飞机起飞!”一名小学生紧盯模拟飞行屏幕,手指灵活操控遥控器,体验空气动力学的奇妙与数学轨迹计算的魅力。航模社团指导教师蒋波独创“仿真模型+跨学科教学”模式,将物理、数学融入飞行实践,激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航模社团蒋波老师给孩子们讲解飞行原理

梨园中学社团活动十分丰富,学姐教我编织时特别耐心!”“空竹社团的表演太酷了,老师讲课幽默,学姐示范精彩!”学生们兴奋地分享体验。梨园小学教师姚娜评价:“这里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元,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梨园小学校长熊学焕指出,该校将传统毕业参观升级为“学段衔接实践课程”,通过“大手牵小手”的互动模式,推动学生从知识接受者向知识探索者蜕变。 

梨园中学、梨园小学领导和孩子们一起观摩体验烘焙课程

育人重构:从“育分”到“育人”的跨越

3年来,梨园中学秉持“自主 乐成”的办学理念,追求“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出彩”,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综合素提升作为核心目标。以“221”课程体系(2项体育技能、2项艺术特长、1手规范字)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全人教育哲学与差异化发展理论的融合创新实践,重构育人模式。

据梨园中学校长张德志介绍,学校通过“目标驱动——情境赋能——成果反哺”的闭环设计,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分段教育到连续成长:跨年级混龄社团形成学习共同体,强化集体认同;从学科中心到问题中心: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践路径,阶梯式任务助力能力可视化;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治:多元智能评价体系(如体育之星、创意达人、翰墨少年等)破除单一竞争赛道,让不同特质学生皆能出彩。 

梨园小学学生体验足球社团活动

八年级学生王皓云是一个良好案例。他在航模社团自主设计模型,斩获省级科技创新大奖,并形成“学习—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2024年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超90%的家长认可社团活动对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

梨园中学的探索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从“机械训练”到“具身学习”的转变,从“外部规训”到“内在觉醒”的转变,这三重超越不仅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的基本理念相呼应,更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彩方程式”。

机制变革: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为确保教育品质并支持课程改革,学校近年来实施了三项核心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激发自主发展的动力,不断构建和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从而充分调动干部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优化治理环境,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打造一个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的教育环境。

为保障改革实效,梨园中学以三项核心机制破解传统教育痛点

绩效改革,构建差异化激励新机制。推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差异化激励,实施分层分类考核和动态系数调整,确保申诉机制透明化。重点支持一线教师,通过量化考核和动态激励,将教师绩效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团成果挂钩,激发创新活力,强化团队协作,破解平均主义。近3年学校蝉联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管理革新,打造高效治理新范式。学校精简管理层级,实行年级组负责制,通过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提升执行效率,实现快速响应与精准施策。教务、德育等部门直接对接年级组,快速响应学生需求;强化基层自主权,增强教师参与感,优化教育生态。九年级教学资源需求由年级组长直接协调;针对特色课程(如航模、书法社团),成立跨部门工作组,由学科教师、后勤人员、家长代表共同决策;一线教师通过“年级组联席会议”参与学校战略制定;家长满意度从75%提升至90%,家校合作项目因决策透明化获得更高支持率。

人才优化,创新教师发展新生态。竞争机制和人岗匹配理论为核心,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按需设岗、择优聘任的理念,通过打破传统编制限制,赋予教师与学校双向选择的权利,形成动态调整的岗位匹配机制。

学校通过“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的逐级选聘,强化团队协作责任链。例如,年级组长需根据班级需求筛选教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形成目标共同体,提升教学连贯性。打破“班主任必由语文教师担任”的定势,允许艺术、科技特长教师竞聘班主任岗位,推动跨学科育人模式创新。设立待岗培训通道,形成能上能下的竞争压力。

聘任制解决“人”的问题,绩效制解决动力问题,扁平化解决效率问题,三者形成“人才—激励—执行”闭环。三项改革的协同,以机制创新为杠杆,通过制度设计激活个体潜能,学校从行政主导转向师生共治,从管理走向治理,从控制走向赋能,最终实现“生态梨园 人人出彩”的教育愿景。

成果丰硕:教育质量与生态双提升

3年来,梨园中学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了教学质量与育人生态的“双提升”。2025年一次性普高升学率预计将突破60%,连续3快速增长,学校跨越式发展创历史新高。成绩的取得,正是学校践行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学校2023、2024连续两年获评“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单位”,2024年荣获“洪山区教育局绩效管理立功单位”等荣誉称号。航模社团近两年在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中累计斩获60余项大奖,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92.3%的受访家长认可学校特色课程对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梨园中学校长张德志表示“教育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个别化的教育方案让他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彩点”。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221”课程升级版方案,完善“自主课堂”与“乐成德育”体系,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广阔的成长舞台,不断解锁人生新的“出彩方程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