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聚焦AI智能体创建

学科网讲座赋能教师教学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如何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工作效率,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日,学科网《老师请开讲》“学AI用AI”系列公益讲座特邀IBDP全球考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瞿逸冰,进行快速创建专属于您的AI智能体专题讲座,为全国教师详解AI智能体的创建方法与教学应用,吸引了众多一线教师参与

不同于常见的AI工具使用教程,本次讲座围绕教师在教案设计、学情管理中“重复劳动多、个性化不足”的痛点,系统介绍了“私人定制AI智能体”的核心逻辑。瞿逸冰指出,AI智能体并非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其核心优势在于自主性、学习能力与工具整合能力——它能像数字助教一样,基于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自主完成复杂任务,而非机械响应指令。

讲座以实用性为核心,全程围绕“如何从零开始创建智能体”展开,通过扣子平台新一代一站式AIBot开发平台与飞书工具的协同应用,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操作指南。

瞿逸冰讲授AI智能体制作方法

在教案智能体创建环节,瞿逸冰演示了三步法:登录扣子平台后,通过AI创建功能输入定制化提示词,再将个人教案库通过飞书同步至知识库,即可生成能模仿教师思维的教案生成工具。“学情智能体”则能通过录入学生成绩、课堂表现等数据,自动生成评语与能力曲线图,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动态,尤其关注“沉默学生的学习状态。

以教案生成为例,普通AI生成的教案往往缺乏针对性,而通过瞿逸冰授的方法创建的教案智能体,可深度融合教师个人教案库的风格与逻辑,自动生成格式统一、教学法连贯的新教案,甚至能精准匹配知识库中的知识点与重难点。这种千人千面的定制化能力,让AI从通用工具升级为专属助手,成为本次讲座的亮点。

讲座特别强调AI智能体的应用需以服务教学、提升质量为前提。例如要求教案智能体“仅依据知识库内容生成,不引入无关信息”,确保输出内容的准确性与教育性。

技术是脚手架,而非替代品。正如讲座传递的理念,AI智能体的价值在于解放教师的机械劳动,而非取代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学科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推出此类聚焦实操性AI教育课程,助力教师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技术创造者,推动教育数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