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田野里读懂“中国饭碗” 践行服务乡村振兴青春誓言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6 作者:江建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青禾溯源”实践队前往“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江西上饶万年县,开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陆瑞旗带队,以农耕文明为主线,融合了历史溯源、沉浸体验与科技应用,让青年学子行走于古老的遗址与现代的田野之间,深度感悟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与时代价值,更在心中种下端稳“中国饭碗”、服务乡村振兴的青春誓言。

实践队首先前往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据讲解员介绍万年先民成功驯化了世界上第一棵栽培水稻,实证了赣鄱地区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中心区的地位,万年也因此被考古界公认为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生动的解说,仿佛将队员们带回了原始“穴居”时代,筚路蓝缕的先民智慧与开创文明的艰辛,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队员们站在这片曾出土了1.2年前水稻植硅石的土地上感慨“这小小的植硅石,将世界稻作起源向前推进了数千年!”

实践队员参观万年仙人洞遗址

在万年县稻作文化馆,场馆巧妙融合了万年“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等的地域元素,以“万物始发—精耕细作—稻香丰年—飘香万年”为叙事脉络,鲜活呈现了万年县从远古起源到蓬勃发展的城市史诗。

队员们不仅通过丰富的图文影音深化认知,更在沉浸式4D影片《飞跃万年》中,身临其境感受稻作文明对中华乃至世界的深远滋养。抽象而厚重的农耕文化,在这里变得可触、可感、可共鸣,极大地增强了队员们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参观结束后,学院院长陆瑞旗在现场学生上了一思政课。他表示,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次生动的精神洗礼。学生能够触摸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守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

实践队员参观万年县稻作文化馆

实践队将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稻田。在智慧建造与测绘学院专业师蓝善建的指导下,队员刘金鑫熟练操作无人机,在田间地头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数据采集。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技术实践,团队最终完成了稻田观光塔的结构设计图,纸上蓝图正逐步走向希望的田野。

现场,当地负责人向师生介绍了万年稻作文化如何从古老传承走向依靠科技驱动产业化发展的创新之路,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田间总结会上,师生围绕“粮食安全”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生表示,稻作文化已深深融入万年的城市血脉与百姓生活,成为一张闪亮的国际文化名片。在科技引领下,江西稻作产业正朝着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加速转型,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带队教师勉励学生要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它们创新应用于农田建设、粮仓改造等具体实践,把青春的智慧与汗水,尽情挥洒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壮阔天地间

实践队员参观世界稻作文化公园

本次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为学院学生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坚定的信念与澎湃的动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