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

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难题 赋能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6 作者:方羽 林勇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与实践“产教链通·赛证耦合·融创共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教链通:精准对接 破解人才供需错配

学院立足电子信息专业群,入驻广西南宁电子信息科技园区,与华为、南宁产投华创等8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产教链通”三维协同育人体系。通过“产业需求感知—诊断预警—专业重组—持续优化”闭环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匹配度高达95%。校企共建1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32个前沿实训项目,推动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100%对接,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赛证耦合:以赛促教 锻造复合型技术精英

学院创新构建“课—赛—证—岗—创”五位一体培养体系,将技能竞赛、1+X证书制度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赛事资源—教学场景—证书体系”三阶转化,实现“产业需求—竞赛标准—课程内容”动态耦合。近3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奖项34项,开发赛证融合教材2部,培养出一批具备工程实践与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融创共长:园院一体 构建校企发展共同体

学院入驻南宁电子信息科技园办学,采取实体化运作,形成了“管委会+理事会”的治理架构。学院根据园区需求调整专业布局实现了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动态适配。学院依托园区资源,共建科创中心与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年提供实习岗位1500个,服务企业技术需求139项。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学院43家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4000余名,形成“校内实践+区域辐射”的创新创业网络。

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的部分成果

成果显著:形成可推广的机电方案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产教链通·赛证耦合·融创共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入选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跻身广西“双高”建设名单;获自治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学生社团获“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开发“十四五”国规教材2部;SMT电子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

2024年学院获得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林勇坚表示学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积极应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共绘职业教育新蓝图。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