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自2007年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延安精神和石油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科研中,不断推出党建工作创新举措,最终形成以“九大工程”为抓手的党建工作体系。党支部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让延安精神不仅成为熔铸师魂的根本动能,也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最终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党建品牌。
延安大学石油学院教工党支部活动照片
党支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逐渐形成“九大工程”创新举措,在日常管理中切实做到“七个有力”。为实现“教育党员有力”,党支部实施“党课N+”延安精神教育系列工程和“五微一体”理论学习工程。首先,党支部以延安精神教育为主线,构建了层次丰富的思想教育体系,新入校师生一起聆听由学院党委书记讲授的“第一堂党课”,初步了解延安精神;通过走访革命圣地旧址、瞻仰烈士陵园、现场教学等活动,让师生深入实地触摸红色印记;开展主题党课、微党课比赛、志愿服务实践党课等多层面多形式的“党课N+”活动,多维度推进延安精神教育持续深化。其次,党支部积极推进“五微一体”理论学习工程,通过学院党委搭建“微舞台”,党员讲授“微党课”,支部开展“微践行”“微公益”主题党日活动,并在学院“微平台”上宣传,形成“五微一体”基层党支部学习模式。再结合“三会一课”常规化学习活动,实现“教育党员有力”的目标。两年来,支部把延安精神理论学到心里,落到实处,用行动去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每年学院党委搭建微舞台1次,教工党员进行延安精神微党课汇报10余次,开展微践行20余次、微公益10余次、宣讲培训50余次,指导资政育人、暑期社会实践20余项,进行微平台宣传20余次。
为实现“管理党员有力”,党支部完成《延安大学石油学院教工党支部制度汇编》,实现党支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另外,党支部开展“四亮”先锋党员建设工程,所有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形象”,签订党员公开承诺书,并在每年的活动中选树典型,开辟“油口皆碑”宣传栏目,宣传先锋党员事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为实现“监督党员有力”,党支部落实网格化党员服务工程。党支部采用支部委员包干谈话形式,支部委员和支部成员(含支部联系的非党员)进行双向互选,最终形成每个支部成员都有对应的支部委员负责谈心谈话的服务网格,使每个成员都能够通过支部委员反映问题,而党支部也能通过支部委员会了解每个成员的思想动向。网格化党员服务工程畅通了上下沟通渠道,把谈心谈话制度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实现了“监督党员有力”的目标。2024年,党支部开展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谈话20余次,征求了党员对党支部日常工作、评优制度等的意见和建议。
为实现“组织师生有力”,党支部实施支部委员“头雁”领航工程和“二三四”党建业务深度互融工程。首先,以支部委员为抓手,以教学、科研创新等攻坚克难重点任务为切入点,以支部委员引领全体党员,助推学院学校高质量发展。其次,推进“二三四”党建业务深度互融工程。以党建促进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和党员教学科研业务能力提升;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将理想信念与“四有”好老师的要求相结合、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相结合,使党建与业务同向同行;同时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宣传教育、强化政治引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党组织活力,实现“两促进三结合四强化”的“二三四”工程,促进党建业务深度互融。党支部充分发挥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构建“党建+人才+项目+平台”融合机制,聘请优秀党员为全院教师作课程教学改革、思政建设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2024年学院新增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2项,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新签订横向项目4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逐年攀升,学院在教学成果奖、国科金获批数量、科研新签及到账经费上均实现新突破。
为实现“宣传师生有力”,党支部实施立体化宣传工程。利用微视频、标语、宣传画、黑板报等形式,以墙壁、走廊、广播等为载体进行校内宣传,采用新闻报道、理论宣讲、文艺座谈和微党课展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校外宣传,使宣传立体化。同时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党支部与当地政府、相关院校及企业的交流合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党建品牌的影响力,交流推广党建工作经验。近两年,党支部开展校内交流20余次、校外交流20余次。
为实现“凝聚师生有力”,党支部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组织实施“荣耀延大”建设专项活动,传承和发扬学校的历史文化,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为引领,引导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用“党课N+”延安精神教育系列工程熔铸师魂,提升教师党员思政教育能力。2024年,学校能源类三个专业有90%以上的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从事艰苦行业工作的学生比例提升至48%,支部教师撰写课程思政案例100余篇,师生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服务师生有力”,党支部推动“网格化”党员服务工程和“困难师生”结对帮扶工程。建立《石油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针对所有在校生实施网格化管理,使每位学生都有对应的学业导师。教师党员在学生就业创业、考研、竞赛、科研等方面提供帮助,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传授学习、科研及人生经验。同时对困难师生进行结对帮扶,困难师生可挑选信任的党员进行结对。2024年,学校开展帮扶20余次,增强了师生归属感、获得感。
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思路
党建引领下,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取得了丰硕成果。党支部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书记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构建的模块化精准思政育人模式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延安大学《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年来,党支部先后与20余个相关学院、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签订支部共建协议7个,通过微信平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新媒体以微视频展播等形式进行党支部工作宣传,共发布文章100余篇,大大提高了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党建品牌的知名度,增强了样板支部示范效应。
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党建成果辐射示意图
下一步,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将持续针对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行每年“解决一个难点、提出一个新点、打造一个亮点”的“三一”工程,以破解党建瓶颈问题为鲜明导向,不断激发支部活力、完善支部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