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 通讯员 蔡玉生)“才花6块钱,仍然是一年前的价格,猪肉价格上涨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每餐有肉吃。”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学生邬琪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鲜肉小笼包。她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日前学校“每月拿出10万元的‘临时肉价补贴基金’”好政策。
秋季学期以来,猪肉、禽产品及蛋类价格不断攀升,受此影响,高校学生食堂与肉食有关的餐饮供给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不损害商户利益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的肉食供应不受影响”,成为摆在各民办高校、黑龙江东方学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学院党委把这一问题列入了主题教育整改台账,主管后勤工作的胡万义副院长第一时间率总务后勤部门人员深入一线调研。调研后提出了“设立平抑基金,维持菜品价格稳定,不能将涨价因素转嫁到学生身上,增加学生负担”的应对方案。
黑龙江东方学院通过设置“平抑基金”,作为“临时肉价补贴基金”,保证了学生餐厅肉制食品的供应、保证价格不上涨、保证餐饮质量。“学生吃肉,学校买单,食堂业主和学生都满意,这个办法好”。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关第五党支部书记、总务处处长赵云龙说。他表示,让师生始终能够吃到“平价肉”是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支部重点解决的一项实事,真正做到“服务师生解难题”,努力提升全院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