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重塑与建构: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视阈下的高校深度辅导工作

发布时间:2019-02-26 作者:闫亮亮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主体间性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从马克思主体间性视阈来看,高校深度辅导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于主体间交往活动的本质需求,同时,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的过程中衍生出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视阈下解读高校深度辅导工作,对于重塑深度辅导的双主体地位,建构深度辅导的双向沟通理念,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深度辅导工作的研究和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深度辅导;主体间性;重塑;建构

主体间性是近年来哲学研究的热点,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国内大部分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时,都有选择地使用这一概念。他们的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间性并不仅限定于意识或意向性关系,而且它还包含人们在生存实践和认知活动中所具有的同一性关系,即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互相交往而形成的社会联系,具体体现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中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二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的论述就是主体间性;三是两个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和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活动在人的存在和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校深度辅导工作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助于更加明确和突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联性、同一性和协调性,改变传统的单向关系模式,赋予主体双方更加全面健康的关系。在辅导员和学生平等的双向沟通联系中,通过对话和理解生成超越双方单个个体有限的视角,最终达到同一性共识。深度辅导的过程不再是辅导员单向输入和学生被动接受的简单叠加,而是主体双方通过交往融合成为一个思想共同体的过程,为深度辅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可以此为支点,建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

当前高校深度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深度辅导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和厘清双方的地位和作用,将深度辅导的内容和价值统一起来。在目前的深度辅导实践中,大部分辅导员受主客体二分观念的影响,过分突出自己在深度辅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过分夸大自我价值和影响,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辅导员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外,辅导员将深度辅导简单等同于一般知识传递,将深度辅导的内容和价值割裂开,脱离了深度辅导的灵魂和真正内涵。

1.过分突出辅导员的主导地位,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主动性

深度辅导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吸收”对象的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整个活动的成效与质量。虽然辅导员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地位只是相对的,辅导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压制和单项教育。学生对教育方法是否适应,对教育内容是否接受,能否和辅导员开展良好的互动,以及给予辅导员怎样的反馈等,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深度辅导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然而,在目前的深度辅导中,辅导员往往利用自己相对权威的地位,过多关注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而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忽视深度辅导绩效的实现,直接改变了深度辅导主体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发展方向,深度辅导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

2.将深度辅导简单等同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

深度辅导虽然包含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但绝不能将两者简单地等同,深度辅导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的深度辅导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唯一的目标和内容,过多关注知识、方法、技巧等机械或单向的传授,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撒好思想教育的“盐”,缺少价值交流和人文关怀,深度辅导主客体关系出现物质化和异化倾向,辅导员和学生成为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收者的关系,辅导员由引导者变为主导者,学生由参与者变为旁观者,背离了深度辅导的初衷和使命。

3.固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等级关系,忽视网络时代对人与人关系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教育者对信息的垄断也被打破,教育者已经不能左右信息的来源和输出,人与人在信息上的地位越来越扁平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已然处于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的地位。而目前的深度辅导仍然处在中心化、等级化的教育模式中,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仍然以信息占有者和地位权威者自居,这显然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这就使得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有必要改造传统的“教育者—灌输—受教育者”的关系模型。

重塑深度辅导的主体关系,由单一主体转向双重主体

教育的一个黄金法则就是教育主客体关系,没有良好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2]从主体间性考察深度辅导,最重要的就是重塑辅导员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与学生都应是深度辅导活动的主体,是一种主体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升华,是辅导员与学生双主体在深度辅导中的同一性和协调性。它改变了旧有的、绝对的以辅导员为本的教育观,一方面,承认并尊重辅导员和学生在深度辅导过程中都具有主体地位,以促进个体主体性的超越和升华;另一方面,又强调对个体主体性的提高,引导主体由单个主体向双主体提升。

1.辅导员和学生在深度辅导过程中是思想共同体的关系

深度辅导工作源于学生在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辅导、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个人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动。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辅导员不再是教育过程的单一主体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辅导员和学生成为整个教育过程的思想共同体和共享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灌输,而是主动参与到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双方结成思想共同体的关系。这对于深化辅导员和学生对深度辅导的认识,特别是激发学生参与深度辅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克服当前深度辅导工作现实困境与主客体关系困境的关键,也是提高深度辅导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选择。

2.辅导员和学生在深度辅导中是共同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深度辅导过程中虽然辅导员占有主导地位,控制着整个深度辅导的进程和发展,但是主导地位不简单等同于主导作用,深度辅导的实效性是受双方相互作用影响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也并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他也在影响着整个过程的实效性和质量,除了接受信息外,也在进行着独立的理解、选择和判断,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还存在着差异性。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阈下,深度辅导的过程是双方共同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是辅导员与学生共同施加影响,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重视自身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既要重视主动引导和教育,又要重视双方自我提升的过程;既要重视辅导的目标和价值导向,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结构和理解接受能力,把他授与自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深度辅导的实效性。

3.辅导员和学生在深度辅导中是交互影响融通的过程

从主体间性视阈来看,深度辅导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辅导员和学生交互影响融通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辅导员和学生开展深度辅导的过程,也必然在进行着有关意义、情感、价值观的分享与交换。而且在辅导的过程中,双方会根据自己理解能力和接受习惯,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深度辅导中主客体关系的价值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和能力传授范畴,是知识能力传授与价值交流判断的叠加和放大。所以,深度辅导的过程,是基于知识和能力传授的互动过程,更是基于情感体验和价值传播的融合过程,是建立在辅导员鼓励、引导和建议基础上的学生个体得到尊重和理解,得到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同时,辅导员在双方互动过程中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从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所以,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只有建立在双方平等交往基础上的理解、沟通与对话,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者和引路人,帮助学生获得精神成长和能力发展。

建构深度辅导的话语体系,由单向输入转为双向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以教育上的失败而告终的教育冲突,其根源在于教育者不善于和受教育者交往。” [3]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深度辅导是将双方置于一种相互联系的思维模式,它超越了主体、客体分离的对立性思维模式,倡导双主体间的同一性,使深度辅导重新回归到人与人在同一语境中的平等互动交往的关系中,深度辅导要通过提升学生的话语权重,弥合双方的话语差异,形成主体间和谐共融的话语氛围。

1.提升学生的话语权重

在目前的深度辅导中,普遍存在辅导员的话语权重过大,学生的话语权重过小的问题,辅导员往往控制着学生话语的表达,双方存在话语表达机会的不平等,学生的话语表达空间受到较大挤压,“辅导员讲、学生听”成为深度辅导的常态,客观上形成了辅导员的话语霸权,压制了学生参与深度辅导的积极性,深度辅导的成效自然很难保障。在主体间性的视阈下,必须对双方的话语权进行再分配、再平衡,在充分保障辅导员话语引领作用的同时,分流话语表达权,给予学生话语表达权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同时,也要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陷阱,从而形成双方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2.弥合双方的话语差异

由于辅导员希望引导和传递的内容和学生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再加上双方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和价值取向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话语差异。但是,正因为存在差异,双方的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弥合双方的差异,辅导员的话语体系必须要回归生活、关注热点、融入网络时代的新元素;要剥离工具性,体现人本性,在完成教育的目标时,多引导、少主导,回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多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注重深度辅导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3.重新诠释灌输性话语

重新诠释灌输性话语是建构深入辅导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灌输话语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和多样性,实现从显性到隐性,从单向到交互的话语转变。要积极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体现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话语体系,重点关注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内容,促进灌输性话语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话语之间的无缝衔接,丰富深度辅导的话语内容。{作者:闫亮亮,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宇.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J].世纪桥,2011(13):31-32.

[2]李树英.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3):6.

[3]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9.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