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2019-05-30 作者:吴潜涛 陈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坚持“八个统一”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之四)

[摘  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根本要求。准确理解其含义,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深刻阐释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这“八个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八个统一”为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和根本遵循。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在“八个统一”有机整体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根本要求。准确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含义,探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选择,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含义与诉求

所谓建设性,指的是一种思想或行为的特殊性质,即同成就事业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建构性、创造性。它可以指一种思维品质,也可以指一种行为范式。作为一种思维品质,它是一种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勇于革新的思维,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作为一种行为品质,它是一种提出新理论、成就新事业、创造新成果的行为,是促进事物发展、事业成功的正能量。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功能和作用,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造、更新、完善和支撑思政课发展的内生要素的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性的主旨就是要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在加强教师队伍、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坚持思政课的建设性,就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其亲和力、影响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要推动思政课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概括地说,坚持思政课的建设性,就是要坚持巩固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谓批判性,其本来的意义是指理解事物的意义和对事物进行辨明或者判断的能力,后来逐渐演变为对事物或思想的缺点进行辨别、分析和判断的性质。思政课建设的批判性指的是对影响思政课功能和作用发挥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辨别和否定的属性。思政课建设的批判性,既体现在对来自于外部的企图解构思政课建设、与思政课正能量相博弈的种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和抵制上,也体现在对思政课建设自身存在的“短板”“缺弱环节”的评析和校正上。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原则,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引领学生直面错误思潮,善于理性思考,认清种种错误思潮的实质和危害,不为其迷惑和欺骗;就要既抵制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工具理性、而轻价值理性的错误倾向,也要抵制那种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支撑,把思政课理论教育沦为教条式的意识形态灌输,沦为“政治宣教”的错误倾向。

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建设性又要坚持批判性

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属性,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它可以转化为推动思政课自身丰富与完善、创新与发展的积极正向的力量。正是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思政课的创新发展贵在建设。只有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强调正能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才能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障作用。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缘于思政课的性质以及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对思政课的强烈呼唤,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的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越办越好。

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是对思政课保持反思和反省的批判性思维,也是旗帜鲜明地对于错误思想和错误社会思潮的批驳和否定。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最终的目的不在于“破”,而在于“立”,在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在于更好地加强思政课的建设性。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缘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乘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大肆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通过文化渗透,使青年人崇拜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企图用西方普世价值观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从国内实际看,我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社会思潮纷纭激荡,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思潮同时存在,尤其当互联网将人们的舆论空间由日常生活扩展到网上虚拟世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机作祟,利用互联网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污染、恶化舆论空间和网络环境,严重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树立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以确保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性的彰显。

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是矛盾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思政课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矛盾统一体中,建设性和批判性各有侧重。建设性对思政课自身发展和完善具有正向推动性意义,即建设性是“立”;批判性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剔除错误思想和思潮,反向推动思政课自身发展和完善,即批判性是“破”。二者的着力点和作用力看似截然不同,但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统一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建设性在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拥有更高的地位,批判性是为了建设性服务的,“破”是为了“立”,都是为了办好思政课,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规避和警惕错误的意识形态。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只有坚持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传导正能量;另一方面针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敢于“亮剑”发声,敢于褒良贬劣,才能引导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评价社会现象,明辨是非与善恶。那种把两者绝对地对立、割裂开来的看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一味地片面强调思政课课堂的建设性,就会使青年学生无法深刻体会目前所面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性、多样化,无法在日益分化的意识形态中规避意识形态的渗透危险;一味地片面强调思政课堂的批判性,就会造成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淡化而导致学生思想混乱、信仰危机。因此,要掌握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要借用“统分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理解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推动作用并将二者统一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之中。

在主要环节上聚焦力量,激发思政课改革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内生动力

激发思政课改革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内生动力,需要在下面几个环节上聚焦力量。

第一,思政课改革创新主体明确阵地意识、责任意识,是坚持思政课改革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想前提。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思政课的挑战,思政课改革创新主体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住思想舆论领域红色、黑色和灰色“三个地带”的价值引导。首先,要守住红色地带。这是舆论空间的主阵地,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导正能量,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场,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时候,能辨明文化意识形态面纱下政治意识形态的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其次,要敢于同黑色地带进行斗争。对负面的舆论和社会思潮的黑色地带要敢于“亮剑”发声,警惕其对于青年学生的渗透和腐蚀。再次,要争取灰色地带。灰色地带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清、迷茫或模糊。对此,必须大张旗鼓争取,积极引导,争取将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要引领青年学生饱含家国情怀地看待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认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警惕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重视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坚持思政课改革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应特别关注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社会性、生活性的真问题,也应特别关注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实质和危害,把理论问题“掰开”“揉碎”予以正确分析和科学解答,在破解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实践中创新理论、发展理论。

第三,思政课教师有信仰、有底气,是坚持思政课改革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基本保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如果教育者自己都不真懂、不真信,那么,“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北宋欧阳修讲:“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讲的就是治病溯源,医病寻根的道理。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解决思政课教育困难和提升效率、效果的问题,首先应多从教育者本身找原因,应当解决好教育者的信仰问题。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信仰,还要有底气,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理”直,意味着理论性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有了理论的清醒,才能有课程的自信和批判的底气。“气”壮,意味着给思政课增加底气和勇气。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这些基础和条件都是办好思政课、提振思政课自信心和底气的重要保障。有了理论力量的支撑、有了正气、底气相伴左右,才能在建设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也才能敢于直面这些不和谐声音,直击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敢于“亮剑”发声。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研究”(15JZD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吴潜涛为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文科资深教授】

原载2019年第1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