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戏剧教育如何在西部边陲“开花结果”?

发布时间:2019-12-13 作者:刘博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博智)“如何从一所发展到许多所,这是我现在犯愁的事情。”在新疆做了9年戏剧教育的推广,新疆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董明实觉得碰到了瓶颈。

8年前,董明实率先在乌鲁木齐一中成立了话剧社,带领孩子们一起拍话剧,当时没人支持,他就凭着自己的一股热忱做下去,整整一个暑假带着孩子们在学校排练,连道具他自己亲手做的。

那时候,他最担心的是家长的反对,排演《商鞅》的时候,临近演出,他带着孩子排到晚上11点多了,一个学生家长突然打来电话,董明实特别紧张,害怕电话那头家长劈头盖脸的指责。直到彩排那天,家长们一边看着孩子的演出,一边抹眼泪的情形才让董明实彻底放下心。

8年过去了,戏剧教育“养在深闺人不知”已经成为过去。现在,董明实做了教研员,平台高了,想做的事就大了,董明实最大的理想是在新疆的中小学推广戏剧教育,先从戏剧社团开始,让大多数学校里有戏剧社团,有常演的剧目,再在省这一级搭建平台,形成良性互动。

“在新疆,现在可以找到愿意支持戏剧教育的学校,资金也不是问题,来自社会的压力并没有想像那么大,家长也比较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这些活动。”董明实说,最大的制约是缺少资源,“一方面缺少足够的剧本,一方面缺少戏剧课程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据董明实观察,虽然现在一些学校有课本剧的演出,但不上档次,不成规模,最重要的,这些东西依然是老师在做主导,只不过学校和老师的另一种点缀,是课堂的延伸,并不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产物。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克拉玛依第十中学的英语老师刘燕,“在戏剧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呢?”

刘燕说:“作为戏剧教师要更关注动作背后的意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让他们解决问题、解决冲突。然而,这个过程如何评价每一个学生,对于老师非常困难?”

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戏剧+教育--探索全人格教育的新视野”论坛上,来自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教授麦克·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给出了答案。

麦克·安德森说:“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是表演,第二个是塑造角色的能力,第三个是衔接和协调的能力,如何在这样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过程中达到自然协调的能力。我们对以5名学生作为一个考察小组,他们会有10-20分钟时间自由地创作出一出戏剧,通过这个戏剧在短时间达到的戏剧效果,并且在戏剧效果中如何达到自然的表现,这个小组中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独立的评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2015年开始,在集团学校设立了戏剧教育项目,并且通过举办儿童国际戏剧节、剧目打造和展演、学校戏剧社团建设、戏剧课程开发、戏剧教师培训等等,把戏剧作为整合美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为基础教育领域提供了美育教育的一种理念引领和资源支撑。

据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红培介绍,多年以来,教育集团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戏剧教育项目线上线下参与的教师、学生已累计达到了70多万人,共举办了五届儿童国际戏剧节,积累了系列的原创剧目达30多部。

董明实犯愁的问题,北师大已经在探索解决方法了。2015年开始,北师大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立了美育联盟,目前在幼儿园和小学学段优先开展幼儿园的学段的日记体系剧,以及小学学段的小学戏剧教育实用教程,并在全国之内进行推广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