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周五来啦!这所小学有一份“双倍快乐”请签收~

发布时间:2019-12-21 来源:江苏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什么可以治愈孩子上学一周的疲惫?

四个字——

小编上小学时,每到周五,班里一群小萝卜头都躁动不安、雀跃不已。班主任像敲地鼠一样,这个按下,那个又起。

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

周五放学意味着——

而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的周五,

却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这意味着——

这所小学的周五究竟有什么魔力?

一起看看吧!

这个周五不一般

每个星期五的早晨,丹凤实验小学的学生中常常出现以下对话。

“你今天带了啥?”

“滑板!你呢?”

“轮滑!”

除了书包,孩子们在周五上学时还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小物件——各类球拍、滑板、轮滑、甚至还有冰球杆……

丹凤实验小学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开设了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参与活动。目前,丹凤实验小学拥有校级社团20多个,年级社团35个,社员1600多人,参加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的学生比例达到100%。

孩子们的社团风采先来一睹为快!

640.webp.jpg

滑板社团和滑轮社团

从学期刚开始的跌跌撞撞,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技艺非凡。一个字——飒。

blob.png

blob.png

足球社团

同学们敢抢敢拼,团结协作。不仅强健了身体,还懂得了合作,更为学校争得荣誉。

blob.png

英语社团

孩子们用英语表演情景剧,课本上的词汇、语法还不够,孩子们天天缠着英语老师,让老师“开小灶”,对英语越来越有兴趣。

blob.png

本土文化浸润社团

有文化,不让社团内容单调,有个性,不能雷同千篇一律,有底蕴,不是简单拿来主义。

丹凤实验小学从本乡本土的地域资源,从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挖掘提炼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校园儿童文化。以一条本土文化的主线,串联起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珍珠,让文化有形,有声,有色,有魂,有味。

元宵灯会系列活动带领孩子领略传统节日深处的文化审美;正则绣、烙铁画、泥塑、微雕、雕花天鹅绒面、塑糖人、木雕、龙灯等地方非遗文化进入校园,让文化浸润社团活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滋养孩子。

元宵灯会

“这是水浒中的孙二娘”

“这是我们学校的袁华老师”

花样迭出的上百条灯谜彻底征服了孩子们的心。

这些谜语被布置在长廊的宫灯上。

宫灯由孩子和家长制作设计。

blob.png

正则绣

针为笔,丝为墨,乱针绘锦绣。

这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的弟子

周海燕老师在教孩子们“正则绣”。

简单的针线,在巧手中

织成美丽画卷。

blob.png

捏面人

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

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睛看花。

中国民间一绝的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

符国俊爷爷在教孩子们捏面人。

blob.png

烙铁画

刻熔久砺是真功,

锦绣河山烙笔中。

铁执千钧任翕启,

胸存万壑见霓虹。

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孙红芳在教孩子们烙铁画。

blob.png

目前,丹凤实小相继开设了剪纸、面塑、乱针绣、烙铁画舞龙舞狮等社团。活动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丹凤实小打造省级项目“新龙文化浸润儿童合作自立品格”,寻访丹阳本土的非遗传承人,让他们带领同学们“乐学其中”,让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扉,陶冶孩子的情操。

blob.png

blob.png

学生老师家长说

六(4)班谢佳宸:

我参加的是“金话筒”小主持人社团。通过练习绕口令、儿化音、口部操等,我的发音越来越规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

六(2)班李恬馨:

我参加的是龙飞凤舞社团中的打鼓小组,打鼓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让我们锻炼身体,同时我们也能学习到一门新技能,了解传统文化。

家长:

参加社团活动后,孩子内向的性格有所改变,他更加活泼,更有勇气去表达自己,这让我深感欣慰。而且社团活动中孩子展现的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让我大吃一惊,我也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潜力。

社团老师潘立华

我是面塑社团的老师,但其实也是一名学生。我跟着符老师学习面塑,收获颇多,我会让孩子们在家先上网查询有关图片进行观察预热,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孩子们在符老师所教的基础上大胆创作,孩子们的作品常常让我情不自禁地哑然失笑。

blob.png

班主任代表朱丽俊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最真切地感受到每当周五,学生精神振奋、眼中充满喜悦,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有社团活动啊!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各个社团中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校长宗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符号和印记,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我校着力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将中华龙文化与社团紧密结合,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让教育回归本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