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关于大学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15 作者:蔡劲松 刘建新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大学文化传播是关涉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管理效度、传播效应、辐射影响等的范畴体系。当下,针对大学文化“软实力”与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不相匹配、大学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不强、大学文化的价值塑造和社会引领性不够等问题,应从大学精神的凝练与拓展、核心价值的传递与引领、社会责任的承载与担当等方面,深化对大学文化传播的认知,使其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和自觉选择。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传播;社会责任

大学文化传播的研究价值与内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积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历史地看,文化不仅是我国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更是一所大学与生俱来的“品格”与“基因”。这种品格与基因不是一天造就的,它每天都处于积淀、传承和创新中。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是大学发展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品格,它们根植于大学的办学历程,沉浸于大学的基本精神和发展脉络,不仅具有原发性、批判性、继承性,而且也具有延续性、创造性、传播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无论自身的改革发展,还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都日益处于一个更加严峻的全球化、多极化国际、国内大环境之中。大学文化理论及实践诸多重要议题,不仅是拘囿于高校自身发展的要素,也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话题,更是一个关涉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社会文化构建、世界文明交流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对于当代中国高校而言,在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互鉴中积极承担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发挥大学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多重价值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地发掘、拓展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提升大学的文化品格,发挥大学文化传播的作用,是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需要,也是大学文化多样性发展、大学自身文化本质诉求及实现自我超越的需要。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在近百年的学科发展中逐渐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研究极其重要的分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涉及人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核心问题。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兴起时间并不长,目前尚缺乏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学界的研究也未形成统一的见解。例如:居延安(1986年)基于文化本质、文化载体、文化意义的背景,以及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问题的深层剖析,将文化与传播视为同一的东西: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1]周鸿铎(2005年)从文化和文化传播的基础、背景及比较研究方法出发,提出文化传播学是应用传播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把文化传播学定义为“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在笔者看来,文化传播既离不开文化学与传播学的学理基石,也不能脱离公共管理的融合视域与策略路径,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既不能是单一的“文化”,也不能是独立的“传播”,而应是“文化+传播”,乃至“文化+传播+管理”的多维叠重。本质上,文化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是在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系统及其规律、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运行管理规律之基础上,融合文化传播与文化管理的新兴交叉学科。

因此,大学文化传播是关涉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管理效度、传播效应、辐射影响等的范畴体系。从学理的维度看,大学文化传播涉及大学文化的传播要素与内容、传播主体与受众、传播载体与途径等的领域,应将研究重点投射到大学组织、大学人基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特别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从应用的角度看,大学文化传播是透过一定的媒介,在大学发展变迁过程中文化建设实践的辐射与影响,并以此为满足大学人文化精神需求、丰富社会文化供给需要、引领时代文化价值趋向而提供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大学文化传播的中国实践:成就与问题

文化能使人的理想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是能使大学及大学人的理想价值诉诸现实的一种基本精神、理念及实践体系,它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论“道”,更是实践建设层面的明德有为、知行合一。[3]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文化传播可以使一所大学的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优势内化为一种文化优势、文化精神与文化品格,并进一步外化为大学校园、社区社群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区域的人文氛围、价值导引和精神向度,可以将大学智慧辐射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中,转化为群体智慧、社会智慧乃至人类智慧。

近年来,中国高校自觉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到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在建设维度、传播效度等层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发掘中华文明文化的内涵与力量,通过高等教育实践增进中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三是在涵养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拓展文化视野和文化创新能力等方面,初步发挥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的社会引领作用。

当然,应当看到,伴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社会复杂性增加、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大学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大学文化“软实力”与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不相匹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大学文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被逐渐广泛认知,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项重要职能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由于大学改革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还存在系统性不够强、思想内力的涵养和精神内核的凝练不够深、层次性特色性不够鲜明等缺陷,还存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发展维度不均衡甚至失衡等现象,还存在大学文化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核心功能的推动力不足等缺憾,导致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软实力”现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硬实力”发展不相匹配。

第二,大学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不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包括文化创新、理念创新、教学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而上述创新又是以文化创新为基础和前提。因为大学的创新性,是由大学的组织形式和文化属性决定的。反思近年来我国大学的文化建设实践,可以说不少高校并未真正意识到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性动力在于自身文化的创造力,以及由此“裂变”的文化传播力。某些高校的文化发展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常流于“复制”“模仿”或“趋同”的状态,大学建设中出现的普遍浮躁以及对各种数据、指标、排行的过度追逐,限制甚至一定程度消解了大学的文化属性,导致其创造力和传播力明显不足。

第三,大学文化的价值塑造和社会引领性不够。大学作为社会特殊的创新型文化组织,理应对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价值引领,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但近些年,我国高校在研究阐发优秀文化、塑造传承核心价值以及文化传播交流等方面,还缺乏能动性和主动性,大学文化自信相对匮乏,大学文化的影响力远不如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在当下社会文化价值诉求混乱模糊的形势下,大学精神文化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的塑造性、导向性不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引领性作用发挥不够,需要进一步挖掘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涵,强化大学文化的价值塑造和社会引领底色。

提升大学文化传播力的着力点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深化对大学文化特别是大学文化传播的认知,不仅是增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原动力的需要,也是大学本质内核与价值追求综合提升的需要,更是凸显大学的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笔者看来,当下我国大学文化传播应尤其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精神的凝练与拓展。大学文化传播的核心,实质是大学精神的凝练、拓展与传播。大学精神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它体现着大学人的理想,代表着大学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立场,在引领大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再造。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中积淀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具有崇尚人文、继承创新、自由独立、追求真知等基本内涵,是一所大学教育理念与使命的高度概括、集中凝练和显著标志。因此,当下我国大学文化传播应突出大学精神的凝练、塑造与拓展,发挥大学在文化势能上的优势,弘扬批判精神和学术创新的传统,总结提炼出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促进传播内涵深化、传播效果提升、辐射影响增强,在社会文化构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第二,核心价值的传递与引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高校,都在其办学使命中强调价值观、道德、伦理的挑战和社会正义等问题,明确将培养学生的责任价值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成果,提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趋势:价值观、道德和品格,将成为大学办学更加突出的目标和主题。[4]事实上,当大学出现以来,知识的研究、传承、融合、创新,使得大学的创新属性与大学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中,大学文化所代表的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本身,它更是社会现实需要的力量不断增强、人的自我发展需求越来越高涨的内在体现。因此,大学的核心价值传递与引领就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结果,亦是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与范畴之一。

第三,社会责任的承载与担当。大学的社会责任担当,既体现为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也反映为大学作为社会机构和组织主体直接参与社会文化构建、担负社会建设职能的使命。2004年11月,美国学院及大学协会(AAC&U)曾发起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研究小组评估大学教育及其作用,强调越来越多的大学将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视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并得出两个相关结论:一是高等教育必须更加明确和广泛地强调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发展,将其作为自由教育的核心成果;二是可以并应当对这些成果进行强有力的评估,尤其是自由教育应实现追求卓越、正直行事、贡献社会、承担义务、传递价值五方面的具体目标。[5]当下,充分发挥我国大学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作用,一方面,应着重以文化育人为手段,发挥线上线下课堂讲座以及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音乐厅等文化场馆的作用,建设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共享的开放式文化校园,培育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应当突出强调我国高校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更多地承担社会文化构建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特别是担负优秀文化传承、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基因耕种、文明成果传播的使命,使大学文化传播成为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和自觉选择。(作者:蔡劲松 刘建新,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49-55.

[2]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张力玮.文化传承创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活力所在—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劲松[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4):33-38,58.

[4][5] Hersh R H, Schneider C G. Fostering Personal &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llege & University Campuses[J].Liberal Education,2005, 91(3):6-13.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