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日不脱贫,我便一日不离开”

——记贵州长顺县杉木村扶贫干部李瑾梁

发布时间:2020-05-07 作者:梁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今年3月3日,贵州省长顺县正式“摘帽”,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收到这个消息,在长顺西南距离县城12公里,一个“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山村里,一个身材高大、戴着眼镜的青年,回想起了自己两年多前刚来这里的誓言,“不脱贫不脱钩,贫困不除不撤回”。

这位青年就是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李瑾梁。2017年11月,他被学校党委选派驻村成了长顺县长寨镇杉木村的“第一书记”。

“从那一天起,我的人生就和杉木村1371名乡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就和杉木村脱贫攻坚的征程联系在了一起”。

改变:从“穷山恶水”变为美好家园

长顺地处滇桂黔连片石漠化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3.9%,“地下流水滚滚、地上水贵如油”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由于处在分水岭地势高,杉木村的缺水问题尤其严重。

刚进村,李瑾梁就度过了一场长达3个月的缺水生活。

“我们村没有任何的地表水源,即便打深井也采不到水。”李瑾梁介绍,当地百姓主要靠在雨季通过屋顶集水、水窖存水的方式,为冬季枯水期做准备。

由于成本限制,老百姓的集水方式参差不一,用混凝土筑成的水窖渗漏严重,枯水期内的生产生活用水难以保证。

“有些季节性水源常常因为喀斯特地形的影响,断流或者改道。”为寻找到合适的集水路线,将高处降水引入水箱,李瑾梁和村委会的同事,跋涉在草丛和山石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带去的鞋子就磨破了两双。

现在,在北京邮电大学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李瑾梁带领攻坚队为全村人口较为集中的12个村寨,分别组装起了可蓄水100多立方米的大水箱,解决了老百姓枯水期用水难题。

“村民取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既方便又卫生,再也不用跋涉几公里找水源。”李瑾梁说道。

作为长顺县2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杉木村缺少水源、耕地破碎、土地稀薄并且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村民只能靠种植低产低效的农产品维持生计,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成了李瑾梁的新思考。

进入3月后,杉木村村民张国进有点忙。

随着油菜花、苹果花、桃花的相继盛开,他一边要不断帮蜜蜂“搬家”找花蜜,一边要为新繁殖出的蜂蜜分箱。靠着蜜蜂养殖,44岁的张国进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还成了村里的养蜂能手。

“我们村来最大的优势就是无污染的天然环境和优良的山林资源,很适合开展蜜蜂养殖、林下散养鸡和食用菌等产业。”考察完自身优劣条件后,李瑾梁带着村民开始了产业脱贫。

“发展产业,其实我们面临不少短板。”李瑾梁说道。

群众技术偏低?李瑾梁组织了农民讲习所讲座、利用农闲开展夜校授课,给村民补技术、长知识;物流和销售渠道不完善?他组织党员、带领群众完成了全村主要道路的硬化,还在北京邮电大学技术团队的支持下为当地建起了电商销售网络……

李瑾梁入村时,杉木村有104户351人未脱贫。两年过去后,杉木村已有200多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200余户村民实现产业帮扶增收,平均增收3000多元,贫困发生率从26.9%下降到了2%。

随着环境好起来,人民富起来,昔日“走路起灰尘,喝水靠下雨”的小山村变了样。

创新:精准扶贫激活发展动力

在杉木村里,攻坚组成员人手都有十四副特别的“作战图”。几条曲线、若干色块,这些看似简单的图,信息量却不少。

“这户是王明发家,属于低保贫困户,没有安全饮水;这户是人家是五保户贫困户,家庭缺少主要收入来源……”指着科寨村脱贫攻坚作战示意图,李瑾梁“如数家珍”地说起了各户情况。

灰色的线表示已硬化道路、棕色的线表示未硬化道路,蓝色的色块代表普通户、黄色的代表一般贫困户,阿拉伯数字代表每户村民,红色空心圆表示危房已完成改造……“作战图”上的大量图例“细说”着14个村民小组、348户1371名村民的详细数据。

“之前村里各类数据很不统一,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表册上,要想把人口、民政数据对照起来看,就得抱着一摞摞册子慢慢查。”为了实现“底数清、状态明”,打牢精准扶贫基础,李瑾梁入村后,白天入户走访,晚上伏案绘制草图,一个月后,李瑾梁不仅走熟了全村,也做出了示意图。

“这个作战示意图就是我们的进程图、消耗图和任务图。”李瑾梁说,“挂图作战,逐一销号。借助这个工具,我们对扶贫工作实现了精准了解、精准管理。”

在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的帮助下,李瑾梁的这项工作创新被开发成了一套更规范便捷的数据库系统,接入了“智慧长顺”平台,成了全县各地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的得力助手。

“我养蜂的收入,按照四六分成,我们贫困户分60%,村里分40%。”张国进介绍道,通过参与蜜蜂养殖项目,2019年自己已经赚了近九千元,比起以前种玉米、养牛的收入要翻两番。

在杉木村,通过“361”的收益分成模式,确定了村集体、农民和村合作社的产业合作方式。

“依托合作社运营项目,委托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户带头负责,再动员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生产等方式加入,生产的农产品则由合作社统购统销。”李瑾梁介绍道,这种模式不仅盘活了农户手里的各项资源,还解决了他们对于技术、销售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村集体发展和农户个人发展的双赢。

“如果说我为这里带来了什么,我想主要是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作为来自高校系统的力量,我可以依靠学校强大的智力和资源支持,把新技术、新模式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李瑾梁说道。

坚守:贫困不除不撤回

来杉木村前,李瑾梁没想到自己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竟是语言。

苗族和布依族占了杉木村人口的85%,语言以本土化的西南官话为主。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刚入村和百姓们交流时,李瑾梁完全摸不着头脑。

“刚开始我和村民只能互相打哑谜,很影响交流。”通过大量的走访,仅用2周时间,李瑾梁就基本做到了听懂,1个月后他就能和当地群众完成基本交流。

“其实,语言关虽然难过,但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能接受,还需要多些耐心、多点方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读政策。”李瑾梁介绍道,由于长期处于深度贫困,当地群众缺乏发展信心,内生动力不足。

“除了反复地沟通劝说,还要多体谅农民的忧虑,用多种办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亲眼看到发展的成果”。李瑾梁说道,“当我逐渐理解这个道理,并且能实实在在做到的时候,群众对我就从将信将疑转变为信任了。”

去年,杉木村开展了食用菌种植项目,由于缺经验、少技术,不少村民并不敢加入。李瑾梁带动两位村民,开始了先行试点。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雇佣参与劳动的方式,村民亲身了解了整个项目过程,强了信心。今年,又有十几户村民主动要求加入。”李瑾梁介绍道。

2019年底,已经干满两年的李瑾梁,考虑到杉木村的脱贫攻坚正面临决战期,选择了延长任期;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下,他再一次选择了继续坚守。

“虽说是因为工作形势不允许,但其实我内心也不愿走。”李瑾梁说道,“我总想着把这里的脱贫工作做得再好一些、再扎实一些。”

从本科开始,李瑾梁在北邮学习生活、工作了十多年。“北邮人一直有‘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也影响着我人生中的重要选择。”2010年,作为支援西部的志愿者,李瑾梁在新疆阿克苏参与了支教扶贫;2020年,他在贵州滇黔桂石漠化区的小山村里,又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参与着脱贫攻坚的“决战”。

李瑾梁说,与十年前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略带稚气的少年相比,现在的自己多了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多了些分析复杂问题的思路,多了些久久为功的耐心。

十年前,他曾说,“青春不应在空想中虚度,而要用汗水去践行。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十年后,他用再一次的坚守,践行了自己的选择。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