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山大学:驻村工作队打好扶贫防疫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0-05-14 作者:刘盾 陈诗诗 林炜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陈诗诗 林炜双)“全部物资打包完毕,发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满载一箱箱春糖桔和糯红薯的货车,从广东清远连州市丰阳镇柯木湾村,发往200多公里外的广东韶关乐昌粤北片区集中收货点,再统一运至湖北省恩施市。这批爱心农产品由中山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在乡村采购,驰援恩施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对物资采购、运输体系造成很大冲击,湖北部分地区粮食、蔬菜等物资供应紧张。“我们从柯木湾村精心挑选,并统一采购部分滞销的优质农产品,支援物资相对紧缺的恩施。”中山大学驻柯木湾村第一书记李锐介绍说,春糖桔、糯红薯是柯木湾村当季农产品,驻村工作队从采购物品中,再次精心挑选1800斤春糖桔和200斤糯红薯。

这只是中山大学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的缩影。2018年底,在中山大学助力下,柯木湾村已全村脱贫。为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总攻战,该校指导村里脱贫户做好春耕生产、就业培训,帮脱贫户复耕生产、外出务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同时,中山大学着力完善“大村一业、小村一品”的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村建项目实施,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2019年5月,在中山大学专家团队助力下,“稻蛙鱼”种养系统在柯木湾村开始落地。现在,柯木湾村已建立有机生态农业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大村一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柯木湾村下辖的10个自然村都比较分散,只有“大村一业”还不够,如何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从脱贫走向致富?“其实只要深挖资源,每个自然村还是有潜力发展自己的小产业。”李锐逐渐描绘出“小村一品”的发展构想。

夏东村是柯木湾下辖的自然村,环境优美。在中山大学旅游专家指导下,当地政府推进民宿建设,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夏东村还根据地理条件、四季气候,分梯度、分类种植百种中草药材,打造教育实践基地。附近的贫困户和村民在基地进行种植和养护,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变为现实。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