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抗疫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及改革启示

发布时间:2020-06-10 作者:夏春明 夏建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当前全国各高校大力推动的在线教学在高教领域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表现得尤为清晰。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为例,对在线教学引领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生态、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教学管理机制变革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在线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混合式教学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全国近3亿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下发了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随后,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展在线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学实践经验。为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本文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在线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在线教学研究和疫情结束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在线教学的价值取向、理论逻辑和路径选择

有效开展在线教学需要明确在线教学开展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规律和逻辑,从而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首先,在线教学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当前,在线教学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照搬原课表,仅采用“在线”的形式或技术,以期达到学校面对面教学的效果;另一种取向是主动呼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全程设计都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在线教学的特点进行“教”与“学”的范式重构,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追求更优的教学效果。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之下,信息技术不单单是教学的媒介,而是拓展了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估等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功能,学生被赋予了更多学习自主权,同时对学生自主性的关注又促使教师不断改变教的行为和习惯,形成一种师生建构式“教学相长”的状态。可以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和重构,虽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教”与“学”都带来了挑战,但代表了未来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方向。

其次,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线教学的理论逻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创新,既非教学环节的简单重组,也非单纯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而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理念,对整个在线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技术支持、教学管理等进行整体再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理念转化为行动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是改革推进的前提是学校对在线教学改革的全力支持并加强制度设计;二是在线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全面的教学评估,要将评估贯穿教学全过程;三是在线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更新,需要建构教师教学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最后,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探索在线教学的方法。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在线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活动的开展、评价的过程与目的、教师的角色等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在线教学目标除了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外,更加聚焦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二是在线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学生自主性和个体间的差异,重视经验性知识的牵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再造、项目或问题式等适切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反馈的即时性和常态化等。三是在线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学”,重视学习产出和学生能力提升,通过及时的在线学习效果反馈,使教师和学生不断对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完善和调整。四是在线教学技术支持体现为信息技术对在线教学全方位的支撑,支持系统还要具备教学事务处理、教学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功能。五是教师在在线教学中更多是指导学习者的角色,承担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全程教学设计,给学生创造更多互相学习和共同学习的机会和氛围。

抗击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结合教学规律,科学研判,合理调整,制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应对新型肺炎防控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实施方案》;加强校院两级联动,协调各个学院制定二级单位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做到每个课程都有方案,保障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强化组织领导,统一行动部署。在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带领下,全校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推进在线教学实施。通过校院联动,分层次分类别对全体任课教师、学院技术联络员、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等群体开展在线平台应用的培训;全面排查在线教学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困难,制定在线教学应急预案,动态调整在线教学方式,发布直播学习平台介绍、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注意事项及备选方案,对在线教学的组织领导、基本原则、范围、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做到在线教学工作项项有落实,件件有保障。

进行前期和定期摸排,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学校通过前期摸排,掌握开展在线教学的条件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问题。针对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时返校参加在线教学的教师,学校采取其他教师代课、调整课程安排等方式保障课程开设。针对不熟悉在线教学的教师,学校通过培训、专题答疑、进阶提升等多种形式帮助授课教师快速掌握在线教学技术。学校还通过定期摸排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保障疫情结束后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全程导师的作用,通过与任课教师、辅导员协同,及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各类学习问题。

加强技术支持,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开展。学校通过校内、校外协同,强化在线教学的技术支持,实现教务管理数据平台与超星平台的对接;对教师和学生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做到每日整理汇总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学校还完善了相关平台和软硬件建设,扩充了学校云盘容量,帮助教师家庭宽带免费升级,对接相关教学平台和在线通信软件,保障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

实施一课多策,加强过程管理。学校采用“基本平台(超星)+备选平台(Zoom、腾讯会议等)+保底平台(QQ群或微信群)”多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实施“一课多策”,做足备用方案。在授课形式上,采用录播点播、在线研讨、线上直播、校外优质资源引用等形式;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过程管理,鼓励教师采用基于项目、问题、案例等研讨式教学方法开展在线教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研究在线学习规律,深耕教学设计。在线教学相比线下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如能够克服空间限制、可以重复回放重点和难点、可以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多元化等。学校在详细分析在线教学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引导授课教师根据在线教学规律和专业课程特点对在线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课程资源的准备上,加强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授课方式的设计上,做到因课制宜;在线上教学质量的把控上,引入目标达成度评价环节,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

坚持督导结合,确保教学质量。为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应对新型肺炎防控在线教学质量保障方案》,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在线课程的报备、认定、学习过程监管及考核、资料保存等在线教学环节流程管理。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联动机制,各职能部处、学院、专业、课程、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多维负责教学管理,实现在线教学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同时开展师生在线教学情况调查,查找问题,持续推进反馈改进,推动教学相长。

在线教学对高校未来教学改革的启示

当前,全国各地各高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教学活动,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育实践经验,也将会对未来高校的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线教学的实践,对疫情结束之后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打破时空阻隔

“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将逐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边界,引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革命性变化;教学形态不断动态重塑,推动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为此,高校未来的教学改革将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创新的“助推器”,促进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为主向知识创新为主转变,教学方法从单向传授为主向双向互动为主转变,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培养模式从“批量生产”向“个性定制”和“私人定制”转变,教学场所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在线课程的建设也将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朝着实际应用和体系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

2.线上线下结合,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

疫情结束后,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推广和普及,甚至会成为未来教学的基本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它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强调在适当的时间应用适当的学习技巧,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改革意识,能基于具体的课程去识别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其二,教师要具有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对混合式教学规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充分研究,以便重构课程框架、重整教学资源、变革教学形式、重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其三,混合式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传统课堂教学能力,更要求教师具备信息素养,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教学。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在线教学因其跨时空性、灵活性等特点对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学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妥善的学习计划,加强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和对自我学习的约束。

3.重塑教学生态,构建“互联网+”教学共同体

教学共同体是师生基于共同的目标任务,在互动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基础上构成的群体,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情境是课堂,发展指向是解决师生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的介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营造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推动着教学共同体向虚拟化转向,使得教学场域更加开放、教学情境更加虚拟、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互动更加频繁、群体文化更加多元。这种转向实质上是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的变革,在对传统教学共同体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理念的重建、教学生态的重塑和教学能力的重铸。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共同体中的职能和角色将得以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接受关系,而是知识共建关系,教师首先是教学的策划者、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者。

4.转变思路,建立健全混合式教学管理机制

在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发生变,“教”与“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也要随之调整。在对教师工作量的认定上,不能简单地以课时数为标准,需要将教师课外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在内。在对学习的评价上,需采用全新的多元评价方法,不仅融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专家评价等,还要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线上捕捉学生行为轨迹,线下捕捉行为布局,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表情、专注情况等,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应对在线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冲击,高校需做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的顶层设计;以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抓手,推进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引进与应用;强化教师在线教学的培训,提升信息素养;科学设定教学工作测评指标体系,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夏春明为副校长,夏建国为校长】

原载2020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