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教育对外开放支持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7-06 作者:徐小洲 来源:神州学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决策。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教育对外开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教育对外开放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开放的基石。全面开放是系统性、复杂性、整体性工程,不同领域的开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一样,教育对外开放是全面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教育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开放的基石和顶梁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教育对外开放要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教育对外开放面临许多新难题新挑战。任务越艰巨,我们越要坚定信心,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教育对外开放是世界先进文化吸收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排头兵。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是当今世界文明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以包容思维实现人类先进文化共享。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文明对话和理解的交汇地。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是理解文化差异、跨越文化障碍、促进文化互鉴的桥梁。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实践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虚心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胸怀,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华优秀文化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贡献。当前,我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坚忍不拔的韧劲持续推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教育对外开放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先锋队。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一些学科与研究领域到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并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40年间,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2%的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均为留学回国人员。同时,通过来华留学项目,我国为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科技与社会发展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教育对外开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教育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融合剂。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可进一步扩展人们的国际视野,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对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解能力和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发展能力。目前,我国广泛构建起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尽管面临各种新的困难与挑战,但我国必须勇敢走近世界教育舞台中心,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也给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带来挑战。但是,人类发展历史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教育既是民心相通工程,也是智慧共享事业。开放是长远的,封闭是暂时的;合作是双赢的,对抗是俱损的。任何国家试图以一己之私阻碍教育开放,割裂世界教育发展生态链,最终必将自食恶果。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国必须应时而谋、顺势而为,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积极争取全球教育治理主动权。

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教育对外开放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方位,洞察世界教育发展大势,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新路径。

首先,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坚持健康、有序开放。教育总是有目的的选择性行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必须铭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全面发展服务,促进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类型、教育对象等双向、高效、有序开放。在教育交流中,我们要妥善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方面,在引进外国教育资源时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不良的文化影响与政治渗透;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走出去时,要善于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营造包容、开放、多元的教育开放氛围,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沟通、理解,形成合作、互助、信任的文化共识。

其次,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提升开放能级。根据全面开放的整体布局,大力推动教育系统全方位开放,形成教育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为此,教育对外开放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向发力,重视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分步发展,在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中走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路子。

再次,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守住安全底线。我们要建立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治理体系,完善监督管理架构和政策法规,加强教育对外开放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教育对外开放行稳致远,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教育主权。(作者徐小洲,系浙江传媒学院院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7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