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点灯人——记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常晓明

发布时间:2020-08-1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活动名称: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编号:07  姓名:常晓明

7常晓明-山西.jpg

他对高教的理解深刻而精准,对树人的追求忘我而情真。他34年如一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百余名高素质工科创新人才。他投身于探索中国高等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晓明研究室,以“兴趣驱动、早期培养、项目引导、文化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探索出了基于CSCP范式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受业界称赞。

——题记

常晓明以“兴趣驱动、早期培养、项目引导、文化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开外科技实践。他34年如一日,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出百余名高素质工科创新人才。他品高志坚、严谨求实、坚持不懈、育人于本,探索和创新出一种基于CSCP(文化熏陶-育人&育才结构-项目实践-能力达成)范式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国内外高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jpg

建设富有活力的研究室

晓明研究室创建于2003年,是曾留学日本八年的常晓明教授用自己的资金建设、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研究室。为建设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室,常晓明最先关注的是研究室的育人模式以及研究室应追求的文化。

2003年研究室建立不久,他首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确立研究室文化为“严谨、认真、高质、高效”。在这样一个思路的主导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学生严谨地思考,认真地对待,高质量、高效率地去完成。这种文化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第二件是创办内部刊物《晓明研究室通讯》,记录了研究室的发展历史,是研究室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自通讯创办以来,每年发刊7-8期,至今共发刊100多期,推送300多期微信,在总结和宣传研究室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编辑和管理能力。

研究室所招收的学生来自计算机、信息、物理、机械和材料等专业,多学科交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如此,还有高年级的学生以及研究室的博士和硕士生与他们进行交流。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使学生一进研究室,就感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用学生们的话讲,就是感到有一种“场”的存在。

在研究室,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特点的互补,恰恰是作为一个团队所必不可少的,各自的特点互相影响,使学生们得到快速成长,团队式学习、探究式研究、并行式处理,定期举办讲座、动手实践能力训练、为全校学生作报告、与名校教授交流、聆听教授教诲等等,这些都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难以实现的,这就是研究室的文化熏陶。

引导学生苦练内功

近年来随着研究室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培养机制越来越规范。研究室实施“四个一” ,推动学生开展课外实践,即做一个实验,写一篇研资(研究资料),形成一个PPT,做一次讲座。

研究室时常公布适合学生研究的兴趣课题,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研究室培养学生注重过程,所以一旦课题开始,不管成功失败,都鼓励学生坚持做下去。在许多情况下,还鼓励大家尝试失败,经历失败,虽然这样看上去会浪费一些元器件,会多付出一些时间,但可以真正学到东西,成为今后成功的宝贵财富。一旦做了实验,就一定要写研资,写研资需要严格按照论文的“五章法”撰写,所完成的研资,首先要经过研究生审查,初审修改后再由老师进行最后的审查。合格后方可做一个PPT,再由研究室安排时间进行一次讲座,每年这种讲座约有75场次,内容丰富的讲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四个一”的做法,与通过参加赛事培养学生的方式有所不同,正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样,项目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四个一”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基础训练、注重过程、注重全面发展,它不仅没有名次,甚至还鼓励学生尝试失败以积累经验。它的特征是学生个体独立地开展研究、进行实验,学生只能与课题不同的同学讨论研究方法,而没有可能出现相同的课题让你借鉴数据。这种模式使学生能静下心来独立研究、认真思考,避免了急功近利的思想。

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职场,都非常受欢迎。

此外,研究室也根据情况参与一些赛事,并且坚持“学习第一,比赛第二”。多年来,学生先后获得了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全国电脑鼠走迷宫大赛等十几个奖项。

培养实践创新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研究室暑期培训与课堂教学的模式大不相同,培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未来三年没有的学习内容。

在讲授时间上,每一种内容只讲2-3个小时,大部分时间要求学生采取“团队式学习”的方法,互相讨论,分头研究不同的设计案例。由此,学生学会了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学会了团队合作。

在2019年的暑期培训中,需要学习绘图、视频制作、图像处理、编程等。讲师每次只讲十几分钟左右,剩余时间学生们自主学习。而测试却十分密集。考核成绩当天公布,对培训生既是压力、也是激励。这样持续一个暑假,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显著的。

研究室纪律严格,培训期间一旦发现考试作弊、实验数据作假、因偷懒不出早操而编理由欺骗老师,早操或上课迟到超过3次,立即开除。严格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此外,学生每天要出早操,课间时间也要进行一次活动。这样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安排,既保证了学生学业上不断进步,也保障了学生们良好的身体素质。

2019年的暑期培训长达49天,其中晨练天数为42天,培训科目共17种,讲座次数共96次,各种考核累计达93次,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他们的五大收获是规范做事、思维改变、知识技能、团队合作、同窗友情。不少学生经过培训深有感触地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适应如此紧张的暑期培训,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名学生在他的培训感想中这样写道:“在研究室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将知识化为己用,而我一直在找这样一个地方。能够参加研究室的培训我感到很荣耀,也很受用。我真切感受到研究室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地方。”

晓明研究室的育人模式,不断地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认可集中地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不了解晓明研究室的企业,在接触研究室的学生后,感到素质很好,录用后往往给予重要的岗位;第二,已了解晓明研究室的企业或学校,往往不加思考地向研究室要人。

研究室培养的本科生,有的在研发岗位就业,有的创业,有的继续深造。一批批成功的太理人从晓明研究室中走出,我们看到的是朝气蓬勃的面孔,是无言的实干精神,是灵动的创新思维,是激励莘莘学子迈入科学研究这道大门的动力。

常晓明所做的不仅限于奉献一事,更是对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有专家评论:“常晓明对高教的理解深刻而精准,对树人的追求忘我而情真。他品高志坚、严谨求实、坚持不懈、育人于本、凝心聚力,探索的教学与科研理念与CSCP工科创新人才育人模式堪称中国高等理工科教育之典范!”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