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生命线上的逆行者——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袁雅冬

发布时间:2020-08-1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活动名称: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编号:05 姓名:袁雅冬

5袁雅冬 河北省 石家庄市.jpg

庚子新年,当背着厚重行囊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袁雅冬出现在河北省首批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面前时,队员们凝重的表情终于得以放松。从教36年,袁雅冬始终以严谨、求精、真诚、奉献的工作作风,践行着师者和医者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题记

58岁、160cm的身高、106斤的娇小身材,每天早晨7点刚过就出现在办公室;一件白大衣加一副听诊器,走起路来永远都是步履生风;一副金丝边眼镜下一双严谨坚定又不失温柔笑意的双眼,随时敏锐地洞察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又用温暖抚平一张张焦虑、期待的面孔。这,就是河北省第一批、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袁雅冬。

5.jpg

履行教师职责,践行医生使命

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京津冀呼吸医师联盟第一届理事会轮值会长,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症巡查组专家,再到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面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抗疫最美医生”“一线巾帼英雄”“首届百名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第七届中国呼吸医师奖”等荣誉称号,袁雅冬笑着说。“我自己也说不全这些称号、称呼,可我最喜欢的称呼只有两个‘老师和医生’”。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医生、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袁雅冬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坚守教育教学一线,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她注重加强党性锻炼,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对党忠诚、甘于奉献,廉洁行医、大爱无私,品行高尚、为人师表。

“每周一妈妈出诊,我不敢给她打电话,半天就得看80多个病号,强度很大,又得快,又得让患者满意。”女儿朱紫嫄既理解妈妈,又心疼妈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作为河北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众多,医生们压力很大,袁雅冬出诊时平均3分钟就得看一个病人。

2003年,SARS病毒全国肆虐,袁雅冬冲在一线,在二院病房一干就是两个月。那一年朱紫嫄15岁,上初三,正是要劲的时候,连中考也没能陪在女儿身边。“我家人都特支持我,特理解我,要不我也不能做到像这样抬腿就走。”袁雅冬一直觉得亏欠家人。

袁雅冬对患者和蔼可亲,而对自己的学生却要求极为严格。

她总说,“医疗行业与别的行业不一样,细节的失误,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这批学生没有不挨训的,女学生没有不被训哭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海中,从毕业实习就跟着师傅袁雅冬,一跟就是十几年,他觉得师傅做人为师都极其严格。

张海中当年是河北医科大学7年制本硕连读高材生,个人也很要强,自认为病例写得不错,经常得到别的科室主任夸奖。但是在袁雅冬主任那里就过不了关,她会逐字逐句改,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修改意见针针见血。

“她对学生非常严谨。经常半夜打电话辅导,发邮件,义正辞严地批评。”女儿朱紫嫄从妈妈身上深刻理解到什么是“责任心”。

从业36年来,袁雅冬始终以严谨、求精、真诚、奉献的工作作风,践行着医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作为呼吸专家,她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水平已获业内人士广泛认可,是河北省呼吸病学术带头人之一;她潜心科学研究,在肺血管疾病、慢性气道炎症如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肺部感染等方面探索研究,参加了原卫生部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指导的研究生已经毕业70人;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系统化管理临床教学资料、教学模式等成绩卓著获得校级先进个人、2011年培训河北医科大学学生首次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华北赛区冠军、2014年承担教学改革项目6项(国家区域级别2项、省级3项、校级1项)等。

用心培养,坚信每一名医生都能成为医学家

医生职业的崇高与圣洁,不是一句空话,培养和教育未来医生的责任归属于医生和医学专家。然而,医生的责任还不仅如此,医生还应当成为一名教育家。

袁雅冬作为医科大学的临床医生,有幸两者兼任,且没有辜负这两项职业赋予的使命!该院自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试点单位,2005级开始招生,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培养模式、考核标准以及制度的欠缺,基本呈分散式培训。她作为内科教研室主任,申报了专项课题,自2007年开始进行内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借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提出适合大内科的培养方案,将导师制即所属导师和轮转科室导师相结合,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热心教学的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管理小组,用以指导和监督临床培训的全过程;制定专业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培养和培训计划,借鉴360度评价体系制定考核指标和监控机制,监督住培医师的选择、培训和预期进展等。

“三个老师”制度是河北医科大学建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机制,旨在为同学们选好配强专职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和兼职学业导师“三个老师”。作为三个班级的学业导师,袁雅冬从学生们迈入校门那一刻开始,做专题讲座、开主题班会,参加班级活动,共话师生友谊,和同学们交流谈心,聊专业、谈学习、解难题、听建议,从学习到生活,从个人发展到考研就业,对学生们予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对培训的住院医师强调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采用基于能力的培养方式,通过不断完善培养体制,围绕存在的问题,严把监督和考核关,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得到了充分的技能锻炼和发展。

永葆初心,星夜驰援武汉

“太冷了,真的太冷了。我们的治疗区域,为了避免传染病毒,中央空调全部都关了。”驰援武汉期间,每天早上8点,袁雅冬会准时来到武汉第七医院感染病区的医生更衣间。为了方便工作,防护服里只能穿单薄的衣服。实在扛不住冻了,袁雅冬就在前胸后背贴上两个暖宝宝。

“去武汉前,妈妈在医院输了一周的液,没有跟我们说,都没有好利索。”朱紫嫄身在河北石家庄,对妈妈的处境非常担心。袁雅冬在出发去武汉之前,由于工作劳累,患上普通肺炎,她偷偷在早上上班前和下班后给自己输两次液,科里大部分人都不知情。

“她就是一个拼命三郎,她从1月1号开始就得了普通肺炎输液了,这期间还要外出指导工作,除夕晚上才回来,又输了三天液。”在记者跟袁雅冬通话时,同在武汉第七医院病区的李岩抢过电话。从袁雅冬生病到我们采访时,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她都没有好好休息,还在吃着药。

“妈妈总是说‘没事,放心吧!’,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担心。”即使非常惦念,朱紫嫄也不敢总打搅妈妈,她每隔两天,趁妈妈吃饭时间,简短地通个电话。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接收医院,但不是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在这里工作,做好专业的防护尤为重要。这里的住院楼共有4层,195张床位全部住满了确诊病例,高负荷的工作让这里原本的医护力量压力倍增。河北援鄂医疗队到达后,主动承担起了3个楼层147名患者的治疗工作,袁雅冬作为队长,不仅每天要逐一查完这些病房,还要进行多方协调。有些队员累倒了,她就抽时间去照料,确保每一位队员安全。

“毕竟是在外地,跟在家还是不一样,因为要熟悉环境,在家你进去了,把活干了就完了,对吧?在武汉好多事情需要沟通,需要协调。”袁雅冬的团队经过几天的磨合,工作开展越来越顺畅。

“我看天天都有孩子们在交入党申请书,在这种状态下真是很难得。”袁雅冬习惯把年轻队员称作孩子,他们跟她女儿年龄相仿,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援鄂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看到孩子们这一举动欣慰极了。

无论是2003年SARS病毒、2007年“肉毒毒素中毒”,还是2009年“H1N1甲流”肆虐,从组建病房到一线救治、指导会诊,袁雅冬都冲锋在前、任劳任怨。她的这种拼劲儿,深深感动着每位队员。

“袁主任在省内呼吸科,业务是数一数二的,事事都带头,安排工作没有说过不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时保军一脸笃定。

坚守生命相托,践行大医精诚

有勇有谋才能打胜仗。除了勇敢,医术精湛是袁雅冬最大的底气。

2009年,H1N1甲流肆虐全国,袁雅冬临危受命组建团队,作为呼吸领域专家,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甲流疫情期间,重症监护隔离室,一位30多岁的孕妇即将临盆。“孕妇患有严重的甲流,上着呼吸机,处于隔离状态,剖腹产去不了产房。”接诊医生觉得这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困难,袁雅冬胸有成竹,在组建团队时,她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了,她知道孕妇是易感人群,在挑选队员时,专门要了妇产科医生。就这样,她们紧急把重症监护室改造成临时产房,环境消毒、麻醉支持……一个小时后,小男孩平安降生,无一人感染。

“这个产妇家里非常困难,当时欠医院治疗费用近十万元。师傅说,要是她付不起治疗费,我来出。”张海中一直被师傅的善心深深地感动着。抗击甲流疫情期间,团队成功为30位重症产妇顺利接生。

2020年大年初一晚上,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袁雅冬又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她说,“我是医生,又是党员,危急面前,哪怕只要一个人,也得我先上!”她义无反顾奔向武汉主战场,毅然决然冲到抗疫最前线。

医疗救治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复杂和困难程度超出想象,虽然武汉街头空无一人,而医院却是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到处挤满了没有床位、等待救治的患者,接管的医院是面临搬迁的过渡医院,防护物资和医疗资源非常紧张,作为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袁雅冬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她说:“我们是来救人的,生死面前任何困难都不算事!”在她带领下,医疗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规范流程,加强培训,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职到岗,按需倒班,确保了各科室工作、急诊留观室与病房之间患者的有序承转,所负责的武汉市第七医院在武汉全市率先实现“床等人”局面。

在组织救治过程中,袁雅冬坚持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超负荷工作状态下,与队员们一起抢着值班,分析病情,下达医嘱,用手中从不离身的“武器”——小本本,不时记录着每个危重病人的情况。有些资料和数据一时记录不下来,就用手机拍摄下来,逐一研究,实行一人一策一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千方百计提高救治率。48天时间里,袁雅冬和她的团队累计收治患者429人,其中重症患者119人,危重症患者78人,治愈出院338人,累计核酸检测8144例,交出了所辖病区医护零感染、出院零回头的骄人答卷。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和国家重症巡查组专家,无论是赴江苏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在武汉救治一线,她积极参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修定和完善工作,在诊疗中经常提出一些创新思路和办法,所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诊疗指南的基础上更新升级,规范观测内容、项目、时间点、治疗药物选择等环节控制,有章有法、有序有力,每一次都比前一版本更加细化,更具实战型、可操作性。

“生命相托,你要托得住!这不仅表现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还包括你要有高超的医术。”袁雅冬这句话平和而有力,她做到了。“有她在,就托得住!”医疗队的战友们对袁雅冬信心满满。

年近花甲的她,舍小家、顾大家,一次又一次用瘦小而又坚定的身躯与病魔做抗争,无论是SARS、H1N1,还是驰援武汉勇抗新冠,袁雅冬始终奔赴用生命挽救生命的战场,用实际行动捍卫誓言和承诺,用“最美逆行”谱写责任和担当,用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们、学生们。“选择医学就要选择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这是她的誓言,更是她的初心。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