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用汗水和行动书写教育人的使命担当

甘肃文县教育系统抗洪救灾现场见闻

发布时间:2020-08-27 作者:尹晓军 张小鲲 梁芸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迈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二小的校门,远远就能听见嚓嚓、咚咚、当当的切菜声。循着声音,走近一看,几位教师正在一年级(1)班的教室里秩序井然地洗菜、切菜,被各类食材和厨具堆满的教室俨然成了一间“饭店操作间”;操场上,一顶顶救灾帐篷下面,整齐摆放着几排桌子和凳子,旁边的临时“厨房”里,浓郁的香气迎面扑来。

灾情发生后,当得知很多救援人员一日三餐供应不畅时,在文县城关二小校长邵红霞的带领下,教师们自发赶赴学校,把教室当厨房,当即在学校开办了大灶,每天为1000人次的救援人员及执勤民警等提供热气腾腾的饭菜。

这段时间以来,邵红霞和教师们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眼睛都是红肿的。每天早上从5点到晚上12点,她们围着厨房“连轴转”,供应千余人的一日三餐。教师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变着花样搭配,只为救援人员能吃上一口热乎、可口的饭菜。

令人感动的不止这些。自家的房屋损毁,家已残破,但教师张丽坚持住在学校,参与洗菜、切菜、炒菜工作;看着身为政教主任的妻子王小云回到学校帮厨,丈夫殷送明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负责买菜送盒饭;教师刘凤英将自家食用的腊肉送来5包;学生家长杜丽夫妇专门送来100斤猪肉;文县住建局则送来了大米、油和鸡蛋……

“每天都有很多的爱心人士为学校送来米、面、油等物资,保障了学校的大灶‘正常运转’,让我们更加有勇气和信心,把饭做好,把大灶办好,让参与抗洪救灾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温情,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坚守。”邵红霞说。

蓝天救援队是每天固定在文县城关二小就餐的救援组织,人数超过173人。每天救援任务结束,从整整齐齐进入校门到唱《团结就是力量》,整个队伍纪律严明,只有在一年级(2)班教室里就餐时,才稍显轻松,大家举手笑着选择吃米或是吃面。

“作为救援队,我们本身也是公益组织。每天有这些热腾腾的饭菜,让我们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感谢城关二小的老师们,让我们有了一个‘避风港’。” 曾参与过多次灾难救援的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告诉记者。

连日来,像文县城关二小教师们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许多,每天都在抗洪救灾一线“上演”。灾情发生后,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文县教育局依托学校便利资源,迅速建立了城关中学、文县二中等临时集中安置点,教师们放弃休息时间,第一时间赶回学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文县职专免费将澡堂向抗洪抢险的消防员、志愿者、救援队员以及社会各界开放,以解决大家的用水困境,为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各地救援人员送上一份关心关爱。

由于强降雨导致文县口头坝乡部分道路和电力、通讯中断。为精准掌握学校和师生受灾情况,8月19日一大早,口头坝小学校长张彦民和副校长马志茂徒步22个小时,历经重重障碍,艰难翻越关子山,才抵达学校。

仔细查看学校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和受灾情况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又急忙赶赴附近学生家里,了解受灾情况。“看到学生家里的房屋被水冲的悬空时显得很是绝望,但是他们询问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开学,我觉得到本次翻山越岭确实是值得的。”张彦民说。

灾情发生后,中寨小学校长姬小文迅速组织中寨学区临时成立了23人的救援队,背负米、面、油等紧缺物资,徒步向受灾严重的武胜沟村、桑园村等地进发,为受灾群众和教师带去了温暖。

……

与此同时,各学校迅速组织教师开展校园排险、清淤、消毒等开学准备工作。全县教育系统还积极组织党员及青年教师成立了抢险突击队,冒着酷暑奔赴受灾街道和群众家里,打扫卫生,清理淤泥、垃圾,让党旗飘扬在抗洪救灾一线……

“危急关头,我们的教师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抢险救灾中,连续作战、风雨无阻,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展现了广大教师无私奉献、迎难而上、互帮互助的团结奋战精神,用汗水和行动书写了教育人的使命担当。”文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福德说,暴雨阻拦不住人间真情,全县广大教师把抗洪救灾落在实处,把志愿服务扛在肩上,在抗洪救灾和志愿服务的“考场”上,交出了一份沉重而漂亮的答卷。

受灾情影响,文县近4.5万册学生教材被淹。教材配送单位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配。目前,受损图书已基本调齐,配送单位克服各种困难,冒着危险安排专车已将教材发到文县,并积极为每个乡镇的学生配送教材教辅,确保让每一名学生开学前有书读。

此外,为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文县教育局还组织干部职工捐款献爱心。截至记者发稿,教育局机关干部共计捐款37400元,全县各校募捐活动也正在进行当中。(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张小鲲 梁芸)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