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高校校园管理的“治慧”

发布时间:2020-11-14 作者:李艳艳 铁铮 赵锋 王玮 郭新春 田红芳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 李艳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服从大局、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近期,北京高校迎来了在校生返校,新生报到入学。由于北京高校数量众、学生多、分布广,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这对于高校校园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相较于以规章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柔性管理更加以人为中心,依靠校园文化、精神氛围,使学生自觉产生一种对于规章制度的内在认同,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我们需要优化校园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防止激发学生的抵触逆反情绪;需要调动校内各方的力量,让学生的诉求得到快速回应,做好学生的情绪抚慰工作。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第一,以人为本。一方面,应该贯穿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所有管理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师生服务的;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学校园都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管理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其他相关人员的利益和感受。只对上级负责,只考虑管理便利,不真正为师生着想,不顾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利益,校园管理就缺少人情味,甚至还会激化管理者与被管理着之间的矛盾,引发强烈的对立情绪。第二,科学公平。高校校园管理要遵循科学规律,把管理当成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严肃对待。管理措施出台之前,要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第三,有效沟通。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讲求方式、方法,有效运用技巧,不能简单化处置,更不能粗暴。

@ 赵锋(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

第一,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细小实上下功夫,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精细化”管理。第二,要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对校园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共治共建共享,既精准施策,又综合施策。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职工办学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主动参与校园的管理,实现“精准化”管理。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责任、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提升治理效能,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精品化”管理。

@ 王玮(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第一,以党建强化理想信念,坚守办学底色。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理论武装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机制。第二,以党建构建高校治理共同体,凝聚磅礴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组织协同上的引领作用,以“党建+专业建设”“党建+教学科研”“党建+管理服务”等方式推动基层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将广大师生的力量汇聚到高校的根本任务上来。第三,以党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净化政治生态。要进一步丰富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与构成,以优良作风和风清气正的环境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 郭新春(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第一,精治育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环境育人根本任务,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努力建设精致精美、宜居宜学的美丽校园。第二,善治提品质。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满足师生需求为导向,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开展校园建设、硬件设施、治乱治堵、查漏补缺、修复修补等工作。第三,共治强实效。既发挥部门治理职能,又建立全校联动体系,更完善师生自治机制,激发校园治理活力。第四,法治促规范。以大学章程为统领,建立校园管理规定,明确治理格局、管理模式、工作内容、标准体系、应急预案,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落实负面清单及惩处措施,实现法治引领、共建共治、督查问效,推动校园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

@ 田红芳(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第一,育人为先,从细微处着手,在校园环境建设、学生日常管理、后勤服务保障中融入育人的元素,处处体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体会、受熏陶,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第二,安全有序,努力为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心无旁骛做学问,让学生安静读书,让家长放心放手。安全方面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突显人性化、便捷性;稳定方面做到融合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突显政治性、群众性。第三,和谐共进,努力营造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优良校风、师风、学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校园和谐稳定、师生拼搏奋进。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