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你是否也患有“工作倦怠”?

——《倦怠》书摘

发布时间:2020-11-24 作者:波波夫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揭示了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工作,希望一劳永逸地“家里躺”。

设想,当你拥有一张大学文凭,在投出一百多份简历之后,依然没有得到一个面试通知时,你会把原因归咎于何处?是自己不够勤奋,还是家境平常无力“拼爹”,抑或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脱节社会需求太多,还是经济形势太差企业缩招了?

生活在21世纪20年代的年轻人,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就业环境:

随着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从平炉工到胶片冲洗工,父辈们引以为傲的许多职业岗位,如今只存在于档案文字中;人们对于职业的想象力也日渐趋同和贫乏,这也是人类从生产社会走向消费社会的必然。

并不是“朝九晚五”“三点一线”才算是正经工作,一份工作干上几十年也不可想象。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在一份工作上待的时间普遍只有三到五年,一生跳上几回槽再正常不过;短暂、灵活、弹性取代了长期、稳定、刚性,成为当代主流的工作方式。一份工作已不足以成为我们身份的标识。

无论是在格子间里朝九晚五,还是居家创业,今天的工作平台大部分都是对着屏幕,笔记本的、手机的、平板电脑的屏幕,人生的悲欢离合就是在这一片又一片黑镜中起起落落、纵横捭阖。

越来越细致的分工、越来越普及的自动化,在人们手头工作和交付产品之间竖立起一道又一道隔离墙,最终让人们看不清每一份具体工作的意义。无论是传统的科层制还是新近倡导的扁平化管理,本质上都无法缓解当下工作一族所遭遇的意义虚无的精神危机。我们总得找到应对之道,于是,各种鸡汤文章走红朋友圈,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下热门显学,救赎之道层出不穷,但许多人还是被困在倦怠的迷宫。唯一可以安慰的是,我们并非孤独地迷路。

微信图片_20201124153414.jpg

微信图片_20201124153519.png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波波夫 著

东方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