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职业教育,为折翼天使打开一扇窗——亳州特教助力特殊群体孩子终身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7 作者:王志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这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道门。

有的看不见“雪化后的那片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有的听不到“燕在梁间呢喃”,有的不知何谓“人间四月天”。

可是,爱、暖、希望一直都在。多年来,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助力特殊群体孩子终身发展。

培技以就业,融入社会生活

开阔的大教室里,近80台缝纫桌顺次摆放,形成了一个小车间。这是服装专业的实训场,听障学生正在里面缝制衣料,看着一个个针脚从缝纫机下走过。

技术指导老师黄超华说:“他们善于动作模仿,对标准化的学习接受能力很强。由于听力障碍,做事也会更专注。实操课上,学生制作了帽子、包、工作裙、旗袍、裤子等,其中演出服16套、床上用品120套。”

亳州特教成立于1959年,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特教学校之一,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生490人。剪纸装裱专业是学校有着近20年传统的龙头专业,极具亳州地方文化色彩。目前,学校的剪纸作品种类达两百多种,年产量上万幅,而且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剪纸作品《花戏楼》获2004年全国剪纸比赛银奖,《福娃迎奥运》《年年有余》获2005年全国剪纸比赛银奖、《雄鸡》获铜奖,在全国剪纸艺术展,全国少年儿童剪纸大赛、首届中阳剪纸艺术节等活动中,学校均有斩获……现在,剪纸作品已走出校门得到社会认可,不仅作为亳州市的旅游文化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还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外事礼品交流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开设了计算机、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工艺美术等3个专业,增设茶艺、书法、按摩、计算机等课程。

盲人推拿按摩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年年达百分之百,有效解决了皖北盲人就业问题;学校和市区周边服装厂进行了校企合作,输送服装制作专业毕业生近120人,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服装厂学习实践,实训期间享有报酬。

“可以学到谋生的技能,我也像别人一样能养活自己。”这让在杉杉服装厂工作的晴晴很自豪。

培智以自立,减轻家庭负担

“老师,前天我和他爸加班到很晚,孩子一人被反锁在家,为别人打工,咱也不能说走就走。回到家,发现孩子饿得在哭,看着他无助的眼神,我真恨自己无能,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

一句句哭诉,让在场的老师为之动容。历年培智生毕业即回归家庭,大多不能就业,成为家庭负担。如何才能培养智障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真正为家长排忧解难?

今年秋天,学校开设了烹饪课,每天2节课、每周10节课,配备1名专业烹饪教师。课上,教师李恒芝手把手地教授培智生做“宫保鸡丁”、“红烧排骨”等基础菜品。学生们热情高涨,在实践中认识了瓜果蔬菜、烹饪材料、厨具的种类及使用,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清洗、切菜、调味、开火、翻炒、收汁、摆盘等。课程后,师生共享美味佳肴。

很多学生进步特别大,逐渐成为家庭好帮手。佳成的妈妈专门赶到学校道谢:“孩子以前从不干家务,饭来张嘴,自从上了烹饪课,主动摘菜、洗菜、切菜,吃完饭还  主动收拾碗筷、刷刷锅、扫扫地,变成家务小能手。”

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烘焙和家政课。烘焙课上,在西点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打鸡蛋、放糖、称面、量油……制作出了甜甜圈、面包、蛋挞、纸杯蛋糕、饼干、枣糕等各种各样的甜品,分发给各个部门和班级品尝。今年中秋,学校发动职训班的聋生与智障生共同参与,制作了2316个月饼,并以班级为单位逐生派发。学生们收到月饼后,吃到嘴里,甜在舌尖,暖在心里。

能够做熟饭、炒好菜、干家务,成为家里的好帮手,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却是智障学生考清华、北大级别的学习难度,也饱含了家长最迫切的希望。

培德以互助,实现自我价值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听力障碍者逐步走出家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然而,景区内适合他们的公共设施、手语解说资源等严重匮乏,为特殊群体提供的专业旅游服务几乎是空白。

2018年3月,学校成立了爱德基金会手语文化推广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为期3年,其中就包括以本地著名景点为载体,拍摄手语讲解视频。

拍摄前,学校通过实地参观、开展历史讲座、手语讲解文字稿商讨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参加活动的12个听障学生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典故、发展与作用等;拍摄当天,叶青老师担任总导演,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设计视频架构,赵庆春、周凤荣等老师进行实时手语指导,纠正学生手语表达;后期,项目组成员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视频修校工作,逐字逐句对视频内容进行斟酌。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华祖庵》《曹操运兵道》手语讲解视频的制作。

听障学生小雅“说”:“参加了手语景点讲解视频的拍摄,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开拓了视野,而且对通用手语也有了新认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成为回报社会的有用之材。”

今年年初,学校成立了赵庆春(特殊教育)首席专家工作室,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聋校数学新教材的教材编写、审读、试教工作以及教参编写工作;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关手语故事比赛及录制活动;利用带班时间,指导住校生研究无人机,尝试航拍,用俯拍的角度记录新校区的崭新面貌;辐射带动亳州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共同成长……

“特殊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比基础文化课更重要,关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生存与自理。”校长张立峰斩钉截铁地道,“上帝关上了一道门,我们特教学校就要通过职业教育,为他们打开了美好生活的一扇窗!”(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王志鹏 通讯员 孙雨瑞)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