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快实现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2 作者:安雪慧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如何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基本均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正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目前,在区域层面,补齐短板、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形成良好运转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有扎实的人才资源作支撑,意味着必须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并不简单意味着升学率、进入北大清华。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其核心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是培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从学生和家长角度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能力,使学生未来能在社会上有尊严地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要补齐教育资源配置上的短板,更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要在补齐资源短板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用赶超的理念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既要在资源配置上实施倾斜政策,缩小区域差异、学校差异,又要在质量提升上不断探索创新,实现区域教育的追赶发展和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补齐办学条件短板,为教育整体发展打好基础

我国区域基础教育从全面普及走向提升育人质量的新阶段。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3.4%,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基础教育基本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亟待缩小,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2019年,全国共有2764个县(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装备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装备均衡程度达到国家标准的县占86%以上。但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的薄弱学校,幼儿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仍然短缺,大班额现象突出。这就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倾斜政策,省级层面要统筹考虑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对薄弱县域给予重点倾斜,实现中央倾斜、地方努力的资源配置机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扎实的资源基础。今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激发工作动力

教师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是核心动力。硬件资源配置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要看教师。目前,区域间各级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已无显著差异,但是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差异却是看得见的。学生、家长期盼优质教师,择校、学生跨区域上学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生源流失、各种借读等现象,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争夺生源的现象。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经常观察到,一些地方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设备利用率较低,成为一种摆设。究其原因,要么是教师不会使用,要么是教师缺乏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动力。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支撑与引领作用。

如果说培养教师的责任在高校,高校应当强化教师专业精神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在职培训、实践能力提升的更大责任则在地方、在学校和教师自身。各地要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学生特点,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堂的教育教学担当。教师的专业能力还体现在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欠发达地区要充分使用好教研网络,做好校本教研工作。地方要配齐专职教研员,加强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多渠道鼓励教研员主动深入课堂教学开展研究,将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与专任教师一道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入课程教学改革,体现区域发展特点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些区域虽然在硬件资源上有短缺,但在理念上可以超前谋划、快速发展。

首先,加强课程建设。课程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核心,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施工图”。教材是固定的,但课程的实现形式却可以多样。在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基础上,地方和学校可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就劳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而言,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使用国家已经开发的专题教育资源和精品课程资源,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专用频道使用好这些资源,服务教师改进教学,共享优质教育教学服务。

其次,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教育教学安排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今年的新冠疫情,大家对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更加关注,如何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再其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课程设计有效合理的关键指标就是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在因材施教问题上,探索因校制宜的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方案,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给予后者更多有针对性的关注,发现他们的优点,进行分类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获得适合的教育。

最后,高度重视新高考之后的课程方案。随着新高考的稳步推进,各地在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困难,欠发达地区可以根据已实施地区的经验,有序推进,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制度,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在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可尝试探索大班教学、小班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激发学校活力,形成学校治理的新样态

从组织结构看,学校是改革持续发力的基础单元。改革可持续,关键在于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中小学办学活力不足,各地对学校的激励不够。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政策措施。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涉及多方面的配套改革,还需要各地把相关制度精细化、具体化,符合区域教育特点和发展需要,保障学校在“教育教学、人事工作、经费使用”三方面的自主权。在评价方面,要强化校内激励作用,积极探索学校民主管理,在学校层面、班级层面和课堂管理方面形成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样态。

持续探索推进区域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区域教育协作不断探索与推进,区域协同合作机制初见成效。区域教育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模式由来已久,内容不断丰富,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区域间的教师培训体系、学校治理体系、教学资源共享互补等不同的区域共同体模式。

建立可持续的区域教育协作机制,是新时代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根据区域优势特点,要找准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和协作重点,优势互补,相互融通,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多元参与的协作机制,激发各自的参与动力,共谋共享。突破区域观念,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推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虽然有差异,但在改革的起跑线上是一致的,目标是共同的。各地可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推进工作,补齐短板。抓住资源、教师、课程、教学、治理这些关键环节,协同推进,必然会在赶超的基础上,形成区域间教育整体推进的新局面,共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以研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制定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明确需要推进的工作目标,精准施策,有效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作者安雪慧,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0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