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日前,一封弥足珍贵的信函在河北师范大学职工宿舍面世。这封信,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先生当年与好友宁绍先的交往信函。信中内容涉及李大钊先生对家乡河北省乐亭县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
书信正文共两张,总计122字。虽因岁月浸染,书信纸面已泛黄且略有斑驳,但字迹内容十分清晰。流畅严谨的行文措辞、颇具功力的行书字体无一不显现出李大钊先生深厚的学养。
绍先吾兄:先生大鉴!前趋谒,未遇为怅。葆华、星华在邑读书,诸多照拂。谢谢!敝村设立华严女学一所,希望辅臣先生多拨点补助费。今虽专函商榷此事,但恐筹拨之数较少,不足以供用。仍望吾兄晤辅臣时代达弟意,以免别生障害也。弟拟于十六日返都,以后有所赐教,希即迳函都中。至祷。此叩!春禧 弟大钊顿首
在这封书信中,李大钊先生除了表达对好友照顾自己孩子的感激之情外,还重点提及家乡教育发展。目前,这封信书于1920年的珍贵信件被宁绍先的孙女、87岁的宁瑞娟老人精心保存在家中。宁瑞娟于1960年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其丈夫张索林教授生前也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
据宁瑞娟老人介绍,当年,李大钊的儿女葆华、星华都在乐亭县城读书。因远在北京,所以李大钊托付好友宁绍先关照自己的儿女。1919年寒假,李大钊返乡期间,发现当地很多女孩子没有读过书。为了给她们提供就学机会,他邀集附近的开明乡绅及热心公益人士,共商在家乡开办女校一事,并推荐永平府同窗宁绍先为教师。为了推动办学事宜,两人便有了诸多书信往来。
宁家后人存有两封李大钊的书信。另一封由宁瑞娟的堂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宁大明保存。这封同样写于1920年的信件,内容同样事关教育,是关于李大钊为筹办家乡乐亭县大黑坨村女子初校,聘请一位翟姓女教师的事。2008年,在李大钊诞辰120周年之际,宁大明将书信捐给李大钊纪念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觉得把这封信捐给国家很有意义。”宁瑞娟老人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