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生高德荣:眼中有光,生活才会有希望

发布时间:2021-06-28 作者:魏海政 王秀清 王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阿姨,每月捐30元,我感觉还是能负担的。”日前,山东省邹城市“文莉爱心团队”推出的“希望小屋”扶贫捐助项目收到一笔看似普通的捐款,但团队负责人文莉大姐一看捐款人的微信昵称,马上就把捐款给退了回去。

“你的心意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现在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团队不能要你的捐款,等你以后工作了,再来支持我们的公益爱心活动,阿姨肯定欢迎。” 文莉大姐说。原来,这个捐款人高德荣是聊城大学的大四毕业生,目前已经是山东大学的准研究生了。她父母没有生产生活能力,不能正常与人沟通,她从小基本上靠不识字的奶奶抚养长大。现在虽然自已生活负担依然很重,但一直想着捐助别人、回报社会。

高德荣12岁那年,爷爷去世后,她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缠铜线圈的工作。10天挣了64.8元钱,可以贴补家用了。中考前两周,父亲手术住院,她一边陪护、一边上学,在家、学校和医院之间往返奔波,晚上就在护士站借着灯光学习。一个月后,她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刚上高一,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奶奶也已84岁。

虽然命运多舛,但高德荣是一个眼中仍然有光的女孩,从来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考入聊城大学,她妈妈被安排进了福利院,奶奶不愿意去养老院,暂住在家。高德荣一两周就要回家一次,看看奶奶和妈妈。

在聊城大学,高德荣每天还像高中考大学那样拼劲十足,认真上课,只要有时间就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凭着这种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高德荣大学期间的专业成绩、综合得分一直位居班级前列,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种奖励30多项,被推荐为山东大学免试研究生。

2018年暑假,聊城大学生科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新令和几位老师到高德荣家里家访。从家徒四壁的旧屋中走出来,几位老师心情沉重,很久说不出话来。 “心疼这个孩子,她太难了,我们一定要把她培养成才!”回来的路上,陈新令说。学院给她安排了两个勤工助学岗位,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生助学金,只要有符合条件的奖助金,学院都积极主动帮她争取。陈新令还帮她介绍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家教,保证了她和家人的基本开支。

大三下学期时,正赶上2020年疫情暴发,高德荣一边借用邻居家的WiFi上网课,一边紧张准备研究生考试。已近90岁的奶奶突然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母亲在福利院又摔倒受伤了,小腿胫骨、腓骨都骨折。她在医院里照顾母亲,只能请邻居们每天给奶奶送饭。半个月后,母亲动完手术出院,她把母亲接回家,开始独自照顾两位卧床不起的亲人。

“整整3个月时间,身心疲惫焦虑之际,幸亏有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开导我,若没有他们的陪伴,我会更加艰难”。高德荣说,“纵使周遭一片漆黑,也要在心中为自己点亮一盏灯,眼中有光,生活才会有希望。”从上高中开始,她就加入当地的志愿团队,跟随曾经帮助过她的叔叔阿姨,一起去走访经济困难儿童家庭。从学校发的奖励中,挑出崭新的作业本和书包、铅笔盒,给困难儿童送去。社会上爱心人士捐赠给她的新衣服,有些她不舍得穿或者穿不了的,她也都送给老家比较困难的小妹妹们。上大二后,高德荣又参加了一个公益书信项目——蓝信封邮筒,自愿报名成为通信大使,和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一对一通信。“不想告诉别人,但我相信你。”跟她通信的小妹妹说。能够成为一个聆听孩子心声的“远方大姐姐”,给她们鼓励和关怀,让高德荣感到很开心。2年来,她已给2个小妹妹写了23封信。

能够感知爱,也能够传递爱;接受命运,但不屈服于命运;把苦难化为人生的滋养,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一路走来,高德荣用坚强、乐观、勤奋、感恩,展现了青春最美好的样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秀清 王黎)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