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黄璐璐)10月22日,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首届“艺教工程”暨全国少年儿童美育教育高峰论坛,在成都第8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举办。
论坛以“艺术点亮生命,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聚焦青少年美育、乡村艺术教育发展、教育扶贫等问题。论坛设有主论坛报告、分论坛展示(四个分论坛)等相关环节,邀请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社会组织领域专家分别就“艺教工程”发展、“艺教工程”进校园相关工作、艺术素养、安全教育等内容,与在场嘉宾交流经验,共享创新实践,共商艺术教育发展之策。
论坛上,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民进中央委员阚丽君归纳和总结了“艺教工程”的深刻内涵,提出要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双减”重大改革部署下,不断丰富“艺教工程”的深刻内涵,重视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素质和全面素养,让他们把艺术理想和奉献社会联系起来,把理性思辨和感性思维融通起来,把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双减”既有战略高度,又有人文关怀和政策导向。如何将国家美育战略落实落小落细落到位,让校园艺术教学见人见事见物见成效,主要从五个方面找共识,聚合力,抓落实:聚焦根本任务抓落实,培养高素质堪当大任新人;突出战略重点抓落实,提升青少年审美人文素养;创新发展方式抓落实,建设高质量学校美育体系;坚守质量主线抓落实,形成科学化美育推进机制;担当时代大任抓落实,汇聚多方面美育推进力量。
“艺教工程行动者”授予仪式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艺教工程工作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琛做了艺教工程工作报告。张琛表示,为了能够更专业的服务更广大艺术教师,艺教工程项目和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艺教工程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艺术教师、学校以及机构的艺术教师、师范教师和专业教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要研发和开创新的艺术教师培训内容和培养模式,使工程项目成为链接各方资源的纽带和发展平台。在未来,艺教工程会继续秉持初心,不改公益底色,继续为社会服务体系和青少年艺术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教授,在主论坛做了题为《中小学美育教师培训培养模式探索》的发言分享。朱生营重点分析了国内中小学美育教育发展的现状,他指出:目前国内的美育发展较以往已经卓有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美育师资力量不足;校际美育资源分布、发展不均衡;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还未真正建构;美育师资学历、职称结构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在未来,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将加大力度研发、健全美育教师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期待与艺教工程的战略合作中国基层美育的发展。
据了解,中国儿艺会于2017年提出打造“艺教工程”公益项目,搭建艺术教育与公益爱心的桥梁。近五年来,通过对长征沿途县、乡、村各级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深度的培训,帮助乡村地区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打造《致敬英雄》系列节目及延展活动,通过影视艺术教育的方式,让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圆桌会议
本次高峰论坛还设立了四个分论坛,重点围绕进入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美育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进行多层次、宽领域探讨。各界专家围绕新形势新任务,聚焦“艺教工程”实施,交流思想、碰撞观点、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首届“艺教工程”暨全国少年儿童美育教育高峰论坛嘉宾合影
未来,中国儿艺会将不断丰富和扩展“艺教工程”的深刻内涵,围绕少年儿童3-18岁的成长阶段,通过“3+6+6”分段实施、重点培养的方式,从习惯培养、性格定向到人格塑造的全阶段给予孩子浸润式的艺术教育,从而实现“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少年儿童的艺术素养。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