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何帮孩子破解整本书阅读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1-12-08 作者:连中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杂志

人阅读的意义有很多,但从教育的角度思考,核心的一个意义便是——呵护“人”,培育“人”。人应该因为遇到了一本书,而有所“诞生”;因为“诞生”,而获得一种重要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教育中的硬道理。

一个孤立而单薄的“个人”因为遇到了一本书,他得以步入了一个更为开阔与宏大的“场”,正是这个“场”帮助他更清晰地看到他的处境与位于处境中的那个自己;在与这个“场”深入内在地交汇与触碰中,他的内部世界得以充分拓展与发育、自觉与内省。他开始突破“当前”,向更广远、深邃的部分出发触探。人与书,都不慌乱,他们内在而平静地相处,默默交换彼此的生命符码,书在导引人,人也在导引书,相互把对方引到深处。书因为人而被拓展了,也走远了,人因为书有了更辽阔的支撑与更深广的眺望,人与书逐渐确立了一种“个人关系”。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他们,我们就越觉得他们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这样一种“个人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重要的意义。“个人关系”是较之于“普遍意义”更上位也更重要的人书关系。今天,在人还没有得到充分成长的时候,我们就习惯于马上想到他的分数与考试,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普遍流行于我们的教学中。以我自己对优质生的培养状况来看,优质的考生可以给出考试所需要的东西,一份试题又绝不能限定他们的所获所得,面对试题他们灵活地做了取舍与裁定。创设优质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语文考试策略也不能总以太低的标准看待所有的学生。

我的核心阅读观——为“人”而读。

整本书阅读所面临的困境

统编教材对整本书阅读在初高中都做了必要的推介与要求。随着统编教材的逐渐推广,整本书阅读也在全国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但是在此过程中,考读(为考试而读)、炫读(虚假炫耀阅读成果)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呈现出应试化、知识化、概念化三种比较明显的倾向。所谓应试化,即以做题、答题的状况来要求、衡量、规范阅读,以解答狭隘的具体题目的过程和分数来决定阅读的范围、状况与程度,这种阅读失去了自我内在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紧紧地依从着考题旋转。所谓知识化,即以知识性内容的掌握为阅读检测标准,以此作为阅读推进的重要方式。例如《红楼梦》第47回中贾母组织打牌,哪些人物参与其中?在第48回中香菱和黛玉谈诗,黛玉认为作诗最要紧的是什么?所谓概念化,众多的师生在一部名著中默认的都是流行、既定、概念化的阅读结论,也就是在学生没有阅读之前,其实阅读结论就早已有了,学生的阅读就是在作品中寻找一些情节来验证这些既有的概念化结论。例如《老人与海》就是讲“一个人是可以被毁灭的,但不可以被打败”;《平凡的世界》讲的是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一些不平凡的人的奋斗与努力;《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线索,讲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历史趋势……这些众人皆知的“普遍意义”一旦压在上面,并且成为整本书阅读最终唯一正确、“合法”的结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也便寥寥。另外一种情况也在逐渐发生: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推动,整本书阅读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随即出炉,以别人的阅读状态代替自己的阅读状态,拿来现成的就用的状况,也造成了阅读没有真实有效发生。在这样的阅读状态下,希望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着实困难。整本书阅读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是在全书更具体更持久的氛围与情境中,增加读者完成自我的生命触探与生命求索的可能性。

在具体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的阅读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状态:

其一,无沉浸。所谓无沉浸,就是始终在忙任务、重完成,阅读一直处在一种被驱遣的状态下,自我的身心与阅读的触探始终处于作品最外在的浅表阶层。读者不能松弛、无忧虑、无牵挂地陷落在作品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与作品内在的节奏相涌动。这种状况表现于外的就是不与作品的语言相“出没”、相磨戛,这在阅读中绝非小事,因为如若不能在作品语言风涛之中完成深度进入与把握品味,我们就无法与作品达成深度对话,读者自我的内在意识就始终无法得到自由且重要的萌动与生长,一个内在意义上的“自我”便很难形成。

其二,无冲破。陈平原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阅读,就是“走出”,就是拓展,就是构建与现实相关联、相对比的新空间与新世界。阅读是触探,因了这种崭新的触探,帮助我们从现实的坚硬与困缚中实现一种冲破,完成一种“救赎”,使我们免于被暂时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所彻底遮蔽与局限。

其三,无构建。无沉浸、无冲破,就积累构建不起内心充沛的力量,因此在与作品相遇的过程中,敏锐度与触探力都不够,很容易从作品中“滑过去”,将别人的、流行的、公众的、既定的判断当作是自己的判断。阅读中既然无关乎己,兴味自然寥寥。无构建、有任务、重完成的阅读必然是一桩苦事。同时,也特别容易带着现实生存所形成的“硬茧”对作品发生抵牾、误解,甚至是不屑一顾。在作品打开的过程中,人与作品两不相碍。为了某种人为的、强硬的、不可抗拒的原因,人与书才走到一起。这样读者就无法完成在作品所创设的丰富的人性、精神、思想空间里行走与思考,人与书就无法完成在文字自然的流动中彼此充分的搅动与相融。

阅读中,最可怕的是师生阅读都在一种“无我”的状态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是谁,我怎么样,都是不重要且不存在的问题——这样一种“无我”的阅读会给人造成沉重负担,无趣也无味。从阅读内在状态上看,书与人失去了内在的关联,这样的阅读可能会败坏学生终身的阅读胃口。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要造船,不要招揽人来搬木材,不要给人指派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他们去渴望那广袤的大海。”如若细思这段话,我们现在不少地方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可能恰恰与这句话所提倡的相反。

整本书阅读的三重境界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追求三种境界。为了使阐释避免苦涩干瘪,我采用以“书”证“书”的策略,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三次阅读为例,加以具体情境化的论述。

第一重境界:沉浸与萌生。之所以要在阅读单篇的基础上强调读整本书,就是希望师生可以沉浸在一个更宏大、更内在的“场”中,在一个更长久、更开阔、更具体的阅读空间中,去有规模有强度地构建自己。没有自由的“沉浸”,就没有丰富的“看见”,没有丰富的“看见”,就没有模糊的“萌生”。之所以强调模糊的“萌生”,就是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什么都需要清晰化、答题化的。我们一部分师生非常不适应也不喜欢这种模糊的“萌生”,阅读有一部分是不可匡束的,就像我们不可以控制春天每一株芽苗的成长。正是阅读中这种友好而模糊的“萌生”,对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实例。

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

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

“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种阅读状态在我们的阅读中少有。我们要鼓励学生沉浸,我们要允许学生萌生,甚至是漫生。

第二重境界:冲破与撬动。整本书阅读提供的持久性、丰富性、复杂性,为我们内部世界的充分成长提供了更大可能性。阅读是一种延展,是一种飞升,是一种腾跃,帮助我们摆脱“眼睛”的局限,向着更深广、更恢宏的时空挺进。阅读带来的这种充分的延展性,本身就构成了对每个人现实困境的一种冲击力、突破力,这样的一种“冲开”,即形成了一种“撬动”。在撬动我们自身的同时,也在撬动所处的现实中的“种种”。特别是青年时代的“冲开”与“撬动”,会带给我们无比清爽的灵魂与精神,这是避免未来中年油腻化最为重要的抵御和积蓄。

我们看《平凡的世界》中一个具体的实例。

晚上收工以后,年纪大的匠人碗一撂就倒头睡了。年轻的小工们还有精力跑到街上去看一场电影。

少平倒不急着睡,也不去街上;他通常都蹲在院子里的路灯下看一会书。

……

但无论如何,这使他无比艰辛的生活有了一个安慰。书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这使他无比艰辛的生活有了一个安慰。书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这是阅读多么重要的价值。阅读,核心的价值之一就是免于“坚硬”,免于被“俘获”,就是有价值地保存自己。如果不读书,少平就会像其他小工一样去考虑自己的当下,去感受和理解眼前的生活。当我们为自己务实的“靠拢”而自鸣得意的时候,我们也折断了自我的羽翼。

第三重境界:搅动与构建。美好优质的阅读往往伴随着心潮起伏、惊心动魄、若有所思、审问冥想等丰富的心智活动。美好优质的阅读本身就应该是一场抖落凡尘、激荡人心的心智活动。内在的阅读,带给人的精神活动可谓蔚为壮阔。在人驰目骋怀的过程中,人的理性叩问也往往容易发生。人的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人在这样颇具规模的“烟波浩渺”中,会自觉而内在地完成自我生命的重要成长。

《平凡的世界》中,少平的这次阅读就带着这样的特征。

孙少平一开始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那个被父母抛弃的小男孩的忧伤的童年;那个善良而屡遭厄运的莫蒙爷爷;那个凶残丑恶而又冥顽不化的阿洛斯古尔;以及美丽的长鹿母和古老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吉尔吉斯人的生活……这一切都使少平的心剧烈地颤动着。当最后那孩子一颗晶莹的心被现实中的丑恶所摧毁,像鱼一样永远地消失在冰冷的河水中之后,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眼睛;他用哽咽的音调喃喃地念完了作者在最后所说的那些沉痛而感人肺腑的话……这时,天已经微微地亮出了白色。他吹灭蜡烛,出了这个没安门窗的房子。

他站在院子里一堆乱七八糟的建筑材料上,肿胀的眼睛张望着依然在熟睡中的城市。各种建筑物模糊的轮廓隐匿在一片广漠的寂寥之中。他突然感到了一片荒凉的孤独;他希望天能快些大亮,太阳快快从古塔山后面露出少女般的笑脸;大街上重新挤满了人群……他很想立刻能找到田晓霞,和她说些什么。总之,他澎湃的心潮一时难以平静下来……

美好优质的阅读应该是一场搅动,“这一切都使少平的心剧烈地颤动着”“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眼睛;他用哽咽的音调喃喃地念完了”“他突然感到了一片荒凉的孤独”“他澎湃的心潮一时难以平静下来”……阅读是人与书的一种深度相处,在这种安静深度的相处中,人与书会发生一种深度搅动,在这样的一种搅动中,人与书进行了深度碰撞,也完成了深度的交融。在此过程中,人会诞生一种复杂、幽微甚至是难以名状的体验与感受。在这种不好把控的内心风暴的席卷下,人的思维反而会更清晰,人的心灵会更敏锐,人的精神会更厚重,人也随之穿越层层限制与阻碍,变得更辽阔与更强大。“人”在丰富具体、可感可触的情境中获得了生命重要的再生与重塑。

当阅读力量遇到青春年华

“沉浸与萌生”核心是强调成长式融入,“冲破与撬动”核心是强调突破式超越,“搅动与构建”核心是强调人与书互构式辉映。呼唤这样的阅读方式,即是希望凝聚诞生一种真实有效、有助于“人”的阅读力量。

人处在青春年华的时候,一切都是敏锐而澎湃的,对于外在的信息具有富有朝气的吸纳力与清朗纯净的思考力。人的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就像春季的原野,一切都有待于充分的成长。在这个特殊时期所感知与体验到的,将持续影响到人的一生。

当阅读力量与青春年华一旦恰到好处地相遇,那会是幸福的,也会是幸运的。在平淡、平凡甚至还有诸多不能尽如人意的“现实”中,将一个活泼、有创造力、有生机、有活力的新鲜爽朗、辽阔成长的“人”真切地招引呼唤出来,这是阅读之于“人”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意识到青春成长是要抓住时机的,而且是一次性的,一旦错过,无法弥补,也不可逆转。

从教育更根本的角度上讲,苏霍姆林斯基表达得更为彻底,“没有阅读,师生之间就没有精神上的一致,教师也就无法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即没有师生精神的阅读,自然内在有意义的教育根本无法进行。因此,我们今日即便对阅读有更高的期许,也是不为过的。

(连中国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22期,原题为《当阅读力量遇到青春年华——整本书阅读的困境与改善策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