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蕴含的多维向度

发布时间:2022-02-16 作者:霍军亮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领导,科学规划和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体系,是党和国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2021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向度,回应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彰显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政治向度;价值向度;科学向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课程,是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材内容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领导,统一规划和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体系,不断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是党和国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其教材内容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提升。新形势下,深入探索和分析2021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所蕴含的多维向度,对于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治向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系统地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启迪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人生态度,坚定理想信念;用辩证唯物主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在弘扬中国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助推中国梦的实现;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道德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加强思想淬炼和道德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性。《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教育。

2.引领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体系的编排上,分别从不同维度和层面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和自信。在绪论部分,列举“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以此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正在焕发出的强大生机活力。第一章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生价值实现之间的关联。第二章单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内容,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第三章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第四章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大学生要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第五章号召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第六章法律专题引导大学生要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

3.增强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始终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其一,彰显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科学性。《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党的先进性与代表性。其二,彰显了党在目标上的超越性。《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结构中阐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其三,彰显了党在立场上的人民性。《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着重讲解了党的人民至上的立场,以及如何将这一立场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四,彰显了党在事业上的开创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所彰显的我们党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加清醒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价值向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回应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从价值向度上来看,《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体现了国家诉求与学生诉求相融通和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1.把握角色期待:帮助大学生深刻把握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

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精准把握党和国家对青年人的角色期待,并将个人的发展与进步融入到党、国家和社会的宏大事业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与基础。时代不同,青年人所肩负时代使命与责任不同,奋进的方向和发展目标也就不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新时代为主线,从认识论的角度告知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历史使命;深化大学生对新时代内涵的理解和自身历史使命的认知,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告诉青年大学生所应担负的社会角色,强调“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倡导学生要“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为当代大学生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自身的期盼提供了科学指导。

2.明确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全面加强自身修养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通篇内容均在引导学生要明确发展方向,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修养、思想素养、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教材的“绪论”部分强调“时代新人”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强的本领才干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第一章激励学生要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号召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第二章倡导大学生要勇于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第三章和第四章强调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围绕新时代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目标与任务,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和锤炼个人品德指明了方向。第六章专题讲解如何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以上这些内容为大学生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行动遵循。

3.全面投身实践: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全面发挥了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牢记自身使命、履行自身职责、实现人生价值的功能与作用。其一,指明了实践路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为基本遵循,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在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锤炼道德品格和提升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法治素养,积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其二,明确了实践原则。教材内容倡导大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始终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倡导大学生要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切实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始终坚定价值观自信;倡导大学生要将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准则与传承中华传统道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相统一,始终向上向善,知行合一。其三,提供了实践方法。教材内容引导大学生要辩证对待人生矛盾、理性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要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要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积极引领社会风尚;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科学掌握法律方法、广泛参与法律实践、自觉养成守法习惯、严格守住法律底线。

科学向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彰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体现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1.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将党和国家的理论、主张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提升解释和回应学生关心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系统讲解社会、政治、道德、文化、法律等诸层面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既包含着一般的理论解释和思想“灌输”,也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高度结合与统一。

教材内容在对中国梦的阐释上,既阐释其历史蕴含,也阐释了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对人生观的讲解上,既重点讲解其对人生的价值与影响,也注重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中国精神、道德、法律的具体章节中,既从理论逻辑中探寻中国精神、道德和法律的嬗变和传承,也从生活逻辑中的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具体身心特点来探讨如何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在榜样与典型人物的选取上,教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列举了“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当代愚公”黄大发,爱生如子、甘做学生成长引路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曲建武,逆向而行的援鄂医疗队等时代人物和英雄事迹,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

2.知识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既在于其政治性和知识性,能给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丰富的知识营养和人生指导;也在于其学理性和学术性,能够把蕴含在理论中的价值导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期待等传递给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程知识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其一,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社会知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强化了自身的知识性,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其二,教材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思想和逻辑方法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具有显著的学理性。办好思政课,需要学科的发展来提供学理性支撑。《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与高校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内容一样,由一系列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构成。教材内容中的每一章节中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也体现着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3.权威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体系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教材内容体系的政治性和权威性;也遵循着一般教材内容体系的编排规律,突出思想性,加强解惑和说理功能,引导学生在比较、思考、辨别的过程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权威性方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上始终体现着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资源和理论武器。在思想性方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始终贯穿着对真理的探求,实现了将宏大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相结合,使大学生在辨别和思考的基础上认同和践行党和国家的要求。例如,在对道德和法律的解读上,教材从道德和法律的历史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中来呈现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超越性与科学性,从而增强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道德秩序和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作者霍军亮,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原载2022年第2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