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贵州仁怀后山民族小学:用生活破解“双减”难题

发布时间:2022-03-22 作者:景应忠 张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景应忠 通讯员 张静)“‘双减’政策实施后,我们除了在各种软硬件设施上做好工作以外,还积极推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及生活实践进校园!”贵州遵义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校长潘飞说,现在师生们精神面貌更好了,在教和学上更用心了,还引来更多学生到此求学。

后山民族小学是仁怀市唯一一所民族小学,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1011人,其中苗、布依、仡佬、彝4个少数民族学生475人,占47%,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作为仁怀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校,如何既推进“双减”又落实好“五项管理”,助力办学品质提升,成为全校教职员工必须答好的一道必答题。潘飞说,2021年下半年,一项立足于学校和地方实际,致力于打造“笙韵鼓舞 爱润童心”和谐校园,以“挖掘潜能 彰显个性”为工作目标的升级版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校铺开。

“我每天不但有书面作业,还要‘说风俗+亮服饰’!”王本津是后山民族小学五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他的妈妈前不久发现,自从学校将“说风俗+亮服饰”“吹芦笙+唱苗歌”“爬花杆+踩高跷”等作为作业后,孩子回家做作业时不再拖拖拉拉的了。学校教务处主任杨宗启告诉记者,生活实践其实也是每一名学生该完成好的“作业”,学校分年级段要求低、中、高学段学生每天都要做时间约为30分钟、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实践作业。

在农村办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静待花开。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探索把民族民间传统文体项目以“常规+民族民间传统”形式融入课后服务的“N”课程中。一是实行“常规艺术+民族艺术”形式,除开设合唱、电子琴、二胡、书画、泥塑等传统艺术项目外,还设置苗歌、民族蜡染等33个项目。二是实行“常规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形式,在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常规项目基础上,将爬花杆、抢山炮、芦笙鼓舞、滚铁环、板鞋竞速、踩高跷、射箭等6个大项12个小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后服务。

学校聘请民间艺人、非遗项目传承人、第三方足球教练等到学校教授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民间技艺和足球,通过“传承人+教师”“专业教练+教师”形式,教师简婷婷、汪丽和屈景伟得到成长。简婷婷说:“学校课后服务实行‘双师课堂’,民间艺人、非遗项目传承人等还对学校的教师实行分段培训指导,确保师生在此过程中都得到锻炼,在做的过程中大家方向感越来越明确了!”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