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建好“生态雨林” 培养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2-06-21 作者:刘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是顺应时代需求、立足教育现状、满足人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部署,蕴含着开放、多样、包容、有机、生长的内在逻辑。高校要把握好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大师指导与自主学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共生发展与内生循环的关系,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生态雨林”。

[关键词]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时代新人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一周年前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调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他指出,“要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注重理念塑造和价值引领,注重大师指导和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课程建设和机制探索,注重文化浸润和学科交流,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学术生态。”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要求,为高校主动适应百年变局和民族复兴大局,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充分认识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这是党和国家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所作出的“战略规划图”。对照这一战略规划,教育部制定“行动路线图”,在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高水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和部署。各高校对照“行动路线图”,加强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制定“具体施工图”,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共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1.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我国已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深入发展,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国际博弈的主战场。要想占据世界科学高地,需要高水平人才的支撑。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国家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呼应时代之势、满足时代之需,健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是高等教育发展之需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从结构上看,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加深,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相对单一的结构向多元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办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范式、科研服务面向、内部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方式等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有效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凝聚力量,处理好复合型要求与特色型发展、基础性要求与应用性要求、保持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各高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题。

3.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需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当前教育对象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愈发强烈,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精准化、高质量的特征。对照这些需求,当前高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学生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情况,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培养与评价、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难以形成人才培养合力,难以完全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盼,这也迫切要求通过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来加以改进。

深刻理解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内在逻辑和系统特征

人才培养“生态雨林”对人才培养体系所蕴含的内外部环境、育人要素、运行机制作了形象概括。人才培养“生态雨林”以其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有机性和成长性等特征为新时代人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人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足养料。

一是开放性。一个“生态雨林”系统需要适宜的光照、雨水、土壤、气温、植被等,人才培养体系也同样需要开放环境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形成一个高度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人才培养“生态雨林”不会自发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外部矛盾运动发展是推动系统稳定有序、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只有自觉打破封闭状态,主动拥抱时代,接受新思想新理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求,才能产生共生和内生动力,实现体系的动态平衡与质变发展。

二是多样性。人才培养“生态雨林”应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也应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技能等各个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人才培养体系准确把握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适应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多样化的特点,注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并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供给和支持。

三是包容性。多样和包容是打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关键,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包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校而言,包容性体现在允许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高校的类型、层次、办学形式、办学主体、服务面向各不相同,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定力,弘扬特色。二是对学生而言,包容性体现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我国古代教育就十分注重教育的包容性,主张“有教无类”,让经济情况、脾气秉性、性格爱好、兴趣特长、学习状况各不相同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享有均等的成才机会,并做到宽容其缺点和不足,以仁爱之心关心爱护学生。

四是有机性。人才培养“生态雨林”契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和矛盾的观点,只有各部分、各环节、各要素关联协同、相互作用,才能形成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高水平人才的成长。这就要求该系统要具备自我适应和调节的能力,能够敏锐发现内外部环境和人的发展需求的变化,通过机制创新、理念更新、要素重组、资源赋能等自组织行为,推动各子系统、各育人主体、各育人要素高度协同、深度融合,凝聚形成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合力,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有机循环整体。

五是生长性。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呈现出蓬勃生长的活力姿态,形成高水平人才如“雨林”般不断涌现、无比繁茂的生动局面。这就要求各高校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和道德锤炼,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持续激发学生成才动力。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术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健康的学术生态,形成学生思想淬炼、道德修炼、学术锻炼的肥沃土壤,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有效把握人才培养“生态雨林”构建过程中的四对关系

高校要把握好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大师指导与自主学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共生发展与内生循环四对关系,加快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生态雨林”,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把握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

强化价值引领,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

强化价值引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让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中体悟党的初心使命,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成长动力,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民族事业之中。

强化价值引领,要加强道德教育。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也应成为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重要一环,引导学生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

2.把握大师指导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力量源泉,是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的“源头活水”。大学要致力于培养大师、凝聚大师,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厚植人才成长的土壤,积极搭建学术平台和成长阶梯,设立人才特区,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感情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信念鼓舞人才,形成生机勃勃、人才辈出的师资队伍。

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师生关系的重构、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条件,极大地唤醒了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观能动性。人才培养“生态雨林”应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平台和资源,鼓励学生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与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对话,与不断健全的自我对话,胸怀宇宙之大,树立历史思维,强化思辨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以强烈的主观自觉促使自我成长成才。

3.把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关系

加强显性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高校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学科专业办学效益和质量,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显性教育要强化课程建设。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围绕“五育并举”要求,着力构建“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入学科前沿,强化实践体验,合理设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通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加强显性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隐性教育,从而达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育人效果。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掘潜含在知识中的实践过程、价值追求、思想情感、道德伦理和思维方式,在知识迁移中实现精神价值传导。要发挥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其解决在学业、生活、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动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盐溶于水”的思政课程体系。

4.把握好共生发展和内生循环之间的关系

“生态雨林”是一个外循环体系,要充分吸收外部环境的能量和信息,与整个“生态圈”和谐共生。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开放办学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树立依托行业走出行业、立足区域走出区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办学理念。

“生态雨林”也是一个内循环体系,通过自组织行为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达到动态平衡,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高校要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让人才、思想、信息充分流动起来,持续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和活力。要树立复合教育主体观念,打破条块分割与职责界限,贯通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和后勤系统,形成育人合力。要提升精准思维,针对学生多样化特征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发挥好“互联网+大数据”的效应,强化数据动态分析研判,为人才培养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要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遵循“学生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工作就聚焦在哪里”的思路,通过学生社区党工委和书院建设,推动育人要素高度整合、育人力量高度协同、育人实效高度显现。

【作者刘 波: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2年第8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