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探索“一心一课四翼四平台三保障”育人体系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知农爱农兴农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2-11-08 作者:葛亮 吉文丽 王学利 王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职业院校“三全育人”案例(9)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培养“爱国爱疆,奉献担当”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的工作重点。长期以来,学院党委坚持以德立校,培根铸魂,探索实践了“一心一课四翼四平台三保障”(简称“11443”)育人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知农爱农兴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完善顶层设计,聚焦“一个中心”

学院党委围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知农爱农兴农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推动育人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设计接地气、务实管用、学生欢迎的活动平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帮助青年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让青年学子都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坚力量。

打造“一课四翼,徳技并修”协同育人机制

抓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增强思政理论课“三性一力”。学院在全国较早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高职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模式,遵循“自主学习—案例导引—问题聚焦—合作探究—行动体验”的专题教学环节激活思政课堂,入选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校,建成自治区重点马院、全国高校示范马院,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全国首批高职院校数字马院示范中心,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走深走实。

善用“大思政课”,推动“四翼”协同。一是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时时处处参加网络“大思政课”学习。利用“壹网情深”平台全天候记录学习过程的数据,把思政课学习的过程考核做实,与结果评价统一起来,推动学生知行统一。二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院以课程育人为目标,构建思政课程引航,中华优秀文化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育人体系。依托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科研项目推动,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目前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支,共评选20门学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其中3门课程认定为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三是让日常教育与思政课共振效应。开展“党在我心中”大学生党的教育启蒙工程,把“四史”专题作为选择性必修课,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协同;创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的德育活动课,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协同。“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协同。四是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过去职业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多头管理,为突破多元主体、多途径、多具体目标的管理体制束缚。成立了马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创新“壹网情深”实践出真知栏目,以实践教学评价为抓手,推动新媒体条件下新的管理机制,让所有社会实践途径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

搭建“四大平台”,助推“五育并举”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提升“融入大我”引领力。一是搭建校企融合大平台,完善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学院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与多个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产业学院,其中12个为自治区级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建有新疆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16个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现有实习实训基地1107个,其中校内106个,校外“双基地”1001个。形成常态化实践教育协同体系。二是丰富实践载体,培育精品实践项目。依托教育部设在我院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实践育人系列活动,成立了102个社团,打造了多个实践品牌,其中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小白杨”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全国义务献血先进单位”;“我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国家众创空间”。三是完善科教协同,提升科研实践活动成效。学院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师生科研交流互动舞台,依托建立新能源智能监控工作室、设施园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44个工作室,师生共同参与选育并审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7个、瓜菜新品种6个,登记专利39项,师生共同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16项。学院大学生21个双创项目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打造文化育人平台,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一是咬定“农”字不放松,凝练核心文化理念。学院提炼出以“和”为核心的文化理念。研究制定学院《文化建设整体规划》,磨炼出“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形成“润德砺能 ,和以至善”校训,“知行合一,耕读人生”校风,“进德修业,爱洒绿洲”教风,“敦品强技,和美竞进”学风。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优秀学校。二是突出以物明志建设环境文化。学院环境文化设计以“和”为主线,设计建造了“中国德育馆(新疆馆)”“四史”教育馆;爱国主义名人左宗棠“润园”,建造了“办学成就展厅(校史馆)”;建成国家级非遗文化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彰显固边兴疆建设行为文化。学院“整体托管”南疆三县四所职业学校;开展校县“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创新科技兴农模式,服务乡村振兴;通过“访惠聚”驻村、深度扶贫村专干、南疆幼儿园双语支教等活动,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让固边兴农服务成为农职人最鲜明的行为标识。

打造网络育人平台,提升思政“时代魅力”。一是办好新媒体中心。学院新媒体中心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时代精神,积极研发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精品,着力培养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青年新媒体学生团队、互联网开发爱好者学生团队。连续三年评为“全国高职院校新媒体影响力十强院校”。二是健全网络育人联动机制。制定并执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激励广大师生参与网络育人的热情。组建成立官微工作室,已经建成18个二级、4个三级新媒体平台,形成了学院、分院、教研室、班级、宿舍与个人四级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三是融入智慧校园。学院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和官微开通了成绩查询、网络缴费、网上选课、在线办公等服务,建立实体和网络两个事务服务大厅,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一键式”网络信息服务。

打造心理育人平台,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一是促进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的有机统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形成核心课、选修课、网络课相衔接的“菜单式”课程架构,实现心理健康课程全覆盖。二是优化心理健康实践,促进课内外有机融合。每年举办“我爱我”“5·25”心理健康宣传,开展“新生心理成长月”四个一系列活动(1次参观,1次破冰主题班会,1门心理健康课程,1次心理健康测评),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计划专题项目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完善预防干预机制。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关注,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构建由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组成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形成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初步实现了心理危机干预衔接、项目共建。

完善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三项能力”

一是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提升管理服务育人能力。建立以章程为核心,以深化二级管理机构改革为突破口,诊断改进与部门目标绩效考核为抓手,激发部门和个人工作活力为目标,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2021年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育人能力。以开展党建工作创先和质量创优工作为抓手,实施大学生党建“三五”模式,以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全面开展学院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培育工作。目前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自治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3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

三是“引、培、兼”并举,提升双师教学能力。完善教师聘任和考核机制,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建立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机制,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在六百余名专任教师中,拥有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学院通过推进“11443”育人体系建设,构建了目标明确、机制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高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思政课格局,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形成示范,辐射带动新疆职业院校提升育人质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为实现学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凝魂聚力。学院将持续完善该育人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知农爱农兴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