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有组织科研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6 作者:邹勇 龙毅 高德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今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四川大学牢牢把握服务国家需求这个根本目标,主动服务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打造方向人才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加快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及医疗优势,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以创新2035”先导计划为引领,以医学+”“信息+为双引擎,以学科交叉深度融合、提升战略科技力量为抓手,以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导向,不断探索和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和平台体系

加强顶层布局,谋划有组织、建制化科研体系。20211月,学校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西部区位特点和多学科优势,按照创新引领,布局十四五、展望十五年的总体思路,率先启动了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其中,物质结构透明计划聚焦物质内部微细结构、高通量表征、性能调控、精准合成及极端条件下的演化规律开展研究;未来医学港湾计划聚焦创新药物、生物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精准医学开展研究;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聚焦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驱动机制开展研究;信息软件与底层算法计划聚焦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底层数理算法与软件架构设计开展研究;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聚焦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与文明互鉴、区域历史与考古文明、国家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等开展研究。创新2035”先导计划是学校强化有组织科研、布局建设有组织、建制化科研体系的里程碑举措,目前形成了以五大先导计划为引领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科研体系。

强化目标导向,构建高水平、体系化平台体系。学校在保障已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高水平运行基础上,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重大需求,牵头成立全国首家省级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技术支撑牵头单位推进建设碳中和领域天府永兴实验室。面向经济主战场,牵头建设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天府工程数值模拟与软件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牵头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创新药物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牵头组建生命健康领域天府锦城实验室。通过强化目标导向,构建起更加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体系化平台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支点和创新高地。

目标导向,国家战略,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

面向国际前沿,厚植基础研究主力军队伍。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和华西医院的优势,依托华西医院临床大数据及生物样本资源,整合学校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材料学等多学科科技创新资源,以疾病分子网络的前沿科学问题为导向,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于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中心主要围绕恶性肿瘤、罕见病、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为主的分子网络关系开展研究,发现重大疾病演进的关键分子靶点、阐释蛋白分子网络调控相互作用及其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并进行相关靶向药物与靶向示踪剂的研发与评价,为疾病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前沿科学基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疾病分子网络国家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中心。

高质量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为厚植创新土壤、优化创新环境,学校在以激励原始创新为目标、提升青年教授创新研究能力方面开展了持续探索。2018年,启动实施了基础研究培育专项,引导二级单位加强支持基础研究类项目。同年实施了创新火花库项目,2020年改为01”的创新研究项目,将项目分为学科前沿自由探索类和变革性技术类两种类型,其中,学科前沿自由探索类资助基于原始创新,立足科学前沿,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具备首创特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变革性技术类资助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开展变革性技术研究。

有组织的基础研究要兼顾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营造和保护好宽松自由的基础研究环境是能持续产生原创性成果的重要基础。学校在推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过程中取得一些重大突破,如,冯小明院士团队开创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张兴栋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新概念,团队研究成果2019年入选中宣部主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内容。

强化学科交叉,提升科技突破生力军攻关能力。综观现代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大概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往纵深走,另一条就是往交叉走。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目标的科技攻关,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才有可能取得变革性甚至颠覆性突破。学校自2019年起,实施医学+”“信息+”双引擎交叉行动计划,构建了医学+信息中心、医学+材料中心、医学+制造中心和“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为主体的三中心一平台,启动了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8个交叉科研平台建设。通过近三年的系统推进,医工融合已成功破题,迈出了由医学院牵头、工科学院积极参与、融合社会力量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道路。信息+”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如互联化工平台已形成工业园区安全防控核心技术,全力打造的先进互联工厂在省内外已推广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着力推动精准医学发展,健全多元化多渠道医学科技项目投入体系,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应用最完整的医学科研创新链、转化链和服务链,统筹布局院内研究基金,实施学科卓越发展工程,每年投入超过2亿元,瞄准人口健康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组织开展联合研究。

立足产业,面向区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地高质量协同发展

立足产业转型,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体系。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2016年,制定了《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试行)》,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特别是以探索所有权确权赋权改革为抓手,完善转化体系,畅通转化路径,构建完备、顺畅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系列政策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内生动力,职务科技成果以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转化大幅增加。在2020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前100名中,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为16.77亿元,居全国高校第五位,其中,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方式转化合同金额8.4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四川大学刘进教授团队研发创制一类麻醉新药10余种,其中3个已获得新药证书上市,5个获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研究,麻醉新药发明专利转化金额达8.37亿元。魏于全院士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发了全球首个昆虫细胞重组蛋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Sf9细胞),开展了III期临床试验,并以5.1亿元作价投资入股成立了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进行疫苗产业化。

面向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围绕国家需求与经济主战场,不断探索和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深耕四川,布局全国,支撑保障科技成果落地转移转化。学校探索和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大力推进研发与需求对接、科技与经济结合,与四川省8个市州共同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总规模达6亿元,已支持项目660余项,带动投资超150亿元,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在四川省布局建设宜宾园区、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泸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及10个技术转移分中心,有效对接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研究。与华为、东方电气、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集团、核动力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围绕战略需求深入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研发平台,瞄准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深度推进校城共融发展,与成都市共同建设直接投资超30亿元的前沿医学中心、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转化中心和博物馆群。

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四川大学将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牢牢把握服务国家需求这一根本目标,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结构激发内在活力、加强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等,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服务国家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形成规模,支撑国家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二是着力构建一流学科体系,支撑有组织建制化科研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基础、重交叉、扬优势,通过大力优化学科布局、打造更多学科高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形成一流学科体系,有力支撑有组织、建制化科研体系和高水平、体系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三是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深入推进学术评价机制改革,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类型,制定不同评价标准,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做真科研、真学问,产出具有原创性或者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科技成果。

四是继续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着力增强社会服务新动能。通过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着力增强社会服务新动能。

(作者邹勇系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龙毅、高德友系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