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让学生何程朗学习压力骤增。他有时会感到焦虑不安。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有一处特别的“港湾”——“心理梦工厂”。这里成为何程朗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空间。
“戴上VR设备,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随着我的放松,雨会越下越小,慢慢地,荷花就盛开了,非常漂亮。”何程朗描述着VR体验项目“放松荷花”给他带来的宁静感受。而另一个VR体验项目“破茧成蝶”,则需要他通过放松心情,来控制茧的厚度,最终让蝴蝶破茧而出。
自建校伊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就注重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心理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打造“心理梦工厂”,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及物联网技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致力于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用心呵护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助力他们阳光成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江涛表示,“心理梦工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心理所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心理所不但助力学校开发相关教材和课程,而且经常选派专家和辅导教师前来指导。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心理梦工厂”占地超过700平方米,采用“一厅四室四大区”的布局。“心理梦工厂”既设置了档案管理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又建设了认知体验区、行为训练区、团队协作区、放松调节区。
放松调节区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学生李嘉莹很喜欢去的地方。李嘉莹性格内向,每当心情低落或压力过大时,她就到放松调节区的压力宣泄室去疏解情绪。“那是一个隔音的小房间,我在里面可以放声喊叫,快速释放负面情绪,也不会打扰到别人。”简单直接地宣泄情绪后,李嘉莹便会感到轻松和自在。
“学生不仅能在‘心理梦工厂’利用丰富多样的设施、工具,开展个性化的放松训练,调适自我情绪,还能在这里锻炼提升认知、专注力、团队合作等能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自我。”江涛举例说,学校在“心理梦工厂”的团队协作区创设了“脑波龟兔赛跑”“合作运球”和“心灵的窗户”等项目,鼓励学生在互动游戏中学习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策略。
学校还在“心理梦工厂”的行为训练区配备了“又稳又快”和“眼疾手快”等训练设备。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提升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适应能力。而在认知体验区,学生们可利用“心理扫描仪”“速度预测”和“微表情连连看”等互动装置,探索心理感知的奥秘,并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心理梦工厂’还成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智囊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心理科组长侯晓晗表示,“心理梦工厂”通过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学校教师和班主任开展专业培训,引导他们更精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还能从中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并努力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除了用好“心理梦工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还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该校副校长郑苑飞介绍说,学校以有效性、互动性、全覆盖等为重点,认真组织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漫画大赛、“吐槽大会”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氛围。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注内心世界、展示精彩自我的机会。在多样的心理活动中,我逐渐学会了识别情绪、应对情绪、接纳情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学生黄嘉琪在学校心理漫画大赛中,与同学以反校园霸凌为主题,合作创作了一幅漫画。她还和同学参与了心理剧表演,并录制成视频,向同学们分享缓解焦虑的小技巧。(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连燕纯 许仙玉 记者 刘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