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在志愿服务中,我解锁了很多新技能,也结交了很多优秀的伙伴。”今年暑假,华东师范大学“同心·同语·同行”志愿服务队师生又一次来到新疆,分赴巴楚县和克拉玛依市,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志愿服务队现任总队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3级本科生乃飞沙·尼合麦提表示,感觉团队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被需要”的事情。
9年来,这支由来自多民族的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跨越千里来到新疆,从大学课堂走进乡镇村落,以语言教育为基,累计服务近1000名边疆乡村民族儿童,团队成员也在服务奉献中明晰生涯方向、收获全方位的成长。
服务队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委书记王垚介绍,今年的夏令营延续“理论+实践”双轨模式,构建起“基础—应用—拓展—特色”4层课程体系:基础层以核心语言课为依托,通过诗词赏析、民俗文化讲解等内容,夯实儿童学业语言基础;应用层开设口才、唱跳、表演等兴趣班,让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层创新引入“AI+X 探索”课程,借助AI诗歌创作、创意设计等形式激发表达潜能;特色层则通过心理团体辅导与生涯教育,促进深层情感交流与语言表达输出。
“我们针对孩子们学习字、词、句、段、篇的困难和薄弱环节,设计了高频输出驱动情景模拟和多轮互动,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服务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3级本科生布力都西·努尔江说。
服务队还携带了20台智能平板学习机,借助数字化工具打造AI互动课堂,让孩子们体验新兴科技赋能教育的魅力,激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欲。
在常规教学之外,服务队积极开展“推普入户”调研,邀请大中小学生担任家乡推普员,面向身边长辈和乡邻开展推普宣讲,并组织参与乡村演讲比赛、全民健身推普开放日等活动,将推普工作融入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