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夏冯子露)“亲爱的同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祝你生日快乐!愿新岁眼底藏星野,心中驻暖阳,所期皆得,所行皆畅!我们为你准备的长寿面消费券已发送至你的电子校园卡,你可到食堂指定窗口兑换,也可在任意窗口使用。”“感谢学校,生日还给我发礼物!在南昌大学读书实在太暖心了!”日前,收到学校发放的生日券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的夏同学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样的话语。
近日,南昌大学为每位在校学生精心准备了生日券,同学们既可以在“生日长寿面兑换窗口”,兑换一碗承载着学校真挚祝福的长寿面,也能在食堂任意窗口直接消费。生日当天还能收到学校的专属祝福短信。
长期以来,南昌大学始终致力于构建“有温度、有智慧、有内涵”的资助育人体系。持续开展“暖心工程”,将关心关怀融入校园生活的日常点滴。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为学子们送上特色慰问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香樟助学”临时困难补助。为考研冲刺阶段与寒暑假留校学子送上专属慰问。
南昌大学在今年暑假首次上线“微心愿”平台,暑假留校的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一个“微心愿”,学校会尽力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记者了解到,后续,学校将借助校园大数据的精准触角,探索推行更具前瞻性和人文关怀的“隐形资助”新模式。通过分析学生在食堂的消费数据,精准识别困难学生,无需学生申请,以“无声”的方式将资助款直接打入学生校园一码通中,在充分保护学生个人尊严的同时,实现资助工作的精准化与智能化,真正将育人工作落实落细。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