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市朝阳区“AI+美育第一课”活动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余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闯)近日,以“艺智共生,以技融创”为主题的北京市朝阳区“AI+美育第一课”活动在充满艺术与科技气息的798·751园区举办。活动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推动人工智能与美育深度融合,探索“科技+艺术”协同育人创新路径。

朝阳区教科院院长李怀东表示,美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推动AI(人工智能)与美育融合是时代命题。未来,朝阳区将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驱动美育从传统的技能传授向人机协同、激发创造的“艺智融创”模式转型。

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文操表示,798、751艺术园区作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一直秉承“文化+科技+教育”深度融合核心理念,将园区资源转化为无边界文化教育社区,助力青少年认知拓展和能力塑造。

名家讲坛环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何梁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美育未来课堂”的形态演变,展示了AI拓展艺术创作边界与想象的精彩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邹玲分享了美育如何从传统课堂走向沉浸式、交互式全新维度的思考及有益尝试,并从虚拟现实中的艺术创作视角,展示了技术如何为学生构建沉浸式艺术学习环境。

活动现场,朝阳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樊苇系统介绍了“融创课堂”学术品牌下区域层面AI智能艺术课程的开发思路与实践成果。他认为,要从新的“师、生、机”三元教学模式重塑美育新课堂,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建构个性化学习模式,从“群体相似”迭代到“实时订制”,促进教学价值塑造、个性化学习路径搭建、学习方法迭代等。

来自北京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朝阳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望京学校等20余所学校的教师代表,集中展示了27项AI赋能美育的创新课例,覆盖AI绘画、微电影制作、3D乐音创演,以及非遗文化AR(增强现实)数字化、校园IP设计、二十四节气服装、动画创编等多个领域。《染指未来:非遗蓝染的AR数字化创变之旅》《扫“活”紫禁城:故宫文创冰箱贴AR数字展》《立体作业AI动态呈现》等作品,充分展现了朝阳区教师在AI与美育融合实践中的探索深度与创新活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