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欣然)“讲好思政课,既要选好案例,又要提好问题。这也是一线学校招聘思政教师时重点考查的核心能力……”近日,在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师大马院”)针对2026届毕业生开展的就业指导活动中,学生实践导师、天津市新华中学思政课教师胡泊正在指导学生如何讲好思政课。
这一天,80余位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接过聘书,成为天津师大马院学生的“就业引路人”和“实践导师”。这一举措聚焦学生就业核心需求,通过搭建高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桥梁,破解思政课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就业技能不足”等痛点,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注入强劲动力。
在模拟授课、教案设计实战演练现场,实践导师结合自身教学管理经验与中小学思政课岗位需求,从课堂实战技巧、教案精准适配、面试场景应对,到一线教学岗位能力要求、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流程、针对性指导。导师们既点评教学环节中的细节问题,也分享求职面试中的实战经验,帮助学生快速明确岗位需求、补齐能力短板。
针对模拟试讲这一求职核心环节,胡泊强调:“选好案例格外重要,思政课案例的选择既要经得起科学性的推敲,更要有启发性、代表性才能突出党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点评高中政治《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课时,她挖掘国家电网、中国邮政的民生服务属性,天津港的物流枢纽功能,直升机博览会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动能,将这些贴近生活、兼具时代感的案例与课本知识深度融合。她的讲解不仅让在场学生直观掌握了“案例赋能课堂”的实操方法,为求职试讲中的案例选用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实战范本。
“就业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我们希望通过一线名师的‘传帮带’,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实现从‘校门’到‘讲台’的无缝衔接。”天津师大马院党委书记郭尚维表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中小学的合作,以就业需求为牵引优化培养方案,着力打造理论扎实、实践过硬、适配岗位的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基础教育领域输送更多优秀思政课教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