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趣为媒写周记

发布时间:2018-12-12 作者:李文峰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我尝试利用周记这一形式,有效补充了小学语文教材作文训练留下的空白,以此实现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提出的阶段性目标。

课堂上,我先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从源头上解决学生周记中“写什么”这一关键问题。

首先,先说后写,拓宽思路。每天放学前,我留10分钟时间与学生聊天,比如,如果今天写周记,你打算写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既丰富了写作的素材,又可以在他人的讲述中捕捉灵感、引燃激情。遇到新奇的题材、感人的事例,我又引导学生说清细节、渗透写法。如果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视野由学校、家庭逐步投射到更为广阔的社区、社会、国内外的大小事件。

其次,开展活动,丰富生活。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班级有序组织一些新奇有趣的小实验、小游戏等活动,如猜字谜、词语接龙、踩影子、变色的碘、握不碎的鸡蛋……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又能为学生写周记提供鲜活的素材。

再次,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在班级中我建立了图书角,鼓励学生把喜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大家一起分享。多读课外书,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召开读书交流会……种种营造书香班级的举措,实质上是一种阅读的积累。书读多了,学生就能积累词汇、展开想象、丰富情感,写出的周记也会慢慢变得生动流畅、有声有色。

同时,我还创新了周记的评改方式,提高学生写周记的热情。

第一,倾听心声,正面鼓励。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写作时间,我在每周一及时将上周的周记批改完,并下发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写周记。

批改周记时,教师应以朋友般的态度,坦诚地倾听学生的倾诉。处于儿童期的学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想法和十分敏感脆弱的心理,周记是他们渴望与教师交流、得到教师指点的一种途径。

每次阅读学生的周记,我如行山阴道中,每一颗童心都是那么纯真可爱,令我着迷、感动。因此,在周记的批改中,我多以倾听者的身份给予学生理解与鼓励,对其迷茫和困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其写作中的不足给予仔细的剖析。

第二,每周一评,赏析为主。学生周记中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题目、一个开头或结尾,只要与众不同、准确鲜活,都是教师关注的“评”眼,都要让它闪闪发光。评讲周记时,师生应以赏析的眼光看待讲评的习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周记讲评课上形成人人敢说、人人想说的活跃氛围,也是对作者最大的肯定与激励。当然,对于周记中存在的不足,也是不可回避的“导”眼。这里的“导”,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师生共同出谋划策、开出良方。

每次讲评前,我都根据周记批改的具体情况确定本次讲评的主题,力争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准确是最优美的语言”“真情实感才能动人”“放慢节奏,放大细节”“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由于准备充分,气氛又轻松和谐,每周五固定的一节周记讲评课已成为学生语文课上最大的期待。

写周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观察、热爱写作的习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指导,还要让学生找到写作的成就感。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周记的过程中,我一直注重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平台,经常把一些优秀的周记挑选出来,让学生稍作修改推荐到校刊《启明星》和其他小学生作文报刊发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周记变成铅字后,那种成就感从此深深地根植于内心,写作劲头会更足。一旦学生爱上写作,就会广泛阅读、展开想象、深入思考,自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公安县斗湖堤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12月12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